职工薪酬的借贷方向
职工薪酬是企业向职工支付的劳动报酬,是企业重要的支出项目。对于应负职工薪酬这一负债项目,其借贷方向遵循以下原则:
借方:
发生职工薪酬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贷方:
支付职工薪酬时,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具体分录:
1. 发生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职工薪酬
2. 支付职工薪酬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
说明:
应负职工薪酬科目余额反映了企业尚未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总额。
当职工薪酬发生时,表示企业对职工形成了一笔债务,故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当支付职工薪酬时,表示企业履行了债务,故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注意事项:
应付职工薪酬属于流动负债,一般在一年内到期。
企业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核对职工薪酬,确保账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拖欠职工薪酬的情况,企业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借贷方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发放工资:记录每月发放给职工的货币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补贴等。
应付未发工资:记录职工已完成工作但尚未发放的工资。
补发工资:记录因故未及时发放的工资,后补发的金额。
社保费用:记录职工工资中扣缴的社保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个税费用:记录职工工资中扣缴的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付职工费用:记录其他与职工薪酬相关的应付项目,如奖金、出差补贴、加班费等。
借贷方登记规则:
以上述内容所产生的应付金额,均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借方。
若有部分应付职工薪酬已发放或已冲销,则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贷方。
举例:
发放工资5万元,借:应付职工薪酬 50,000,贷:现金银行存款 50,000
扣缴社保费用1万元,借:应付职工薪酬 10,000,贷:社保应付 10,000
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借贷方登记,企业可以准确核算职工薪酬成本,为财务报表编制和税务申报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