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发出存货时,因存货的实际成本可能低于发出时成本,需要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调整。
借记存货跌价准备
当存货以实际成本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时,须借记存货跌价准备,以反映存货成本的减少。此分录使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增加,表明企业已针对可能发生的存货损失建立了准备金。
贷记主营业务成本
同时,贷记主营业务成本,以抵减因存货跌价而产生的成本增加。此分录使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余额减少,反映了因存货价值降低而减少的成本。
通过这个调整分录,企业能够更新其财务记录以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并相应地调整主营业务成本。这确保了财务报表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例如,假设一家公司以100元购买了100单位存货,但后来发现这些存货的实际价值仅为80元。公司将借记存货跌价准备20元,并贷记主营业务成本20元。这将导致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增加20元,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余额减少20元,反映了20元的存货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结转为何贷记主营业务成本
在存货跌价损失的计算过程中,当企业预计存货未来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会形成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存货跌价准备时,需要将准备金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成本。
这是因为存货跌价准备反映了存货价值的减少,而存货减少会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增加。例如,如果一批存货的账面价值为 100 元,预计未来变现价值仅为 70 元,形成 30 元的跌价准备。在结转时,需要贷记主营业务成本 30 元,以反映存货价值的下降。
这种结转方式符合收付实现制原则。在权责发生制会计体系中,收入和费用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不考虑资金的实际收付。存货跌价损失在存货变现之前就已发生,因此需要在结转跌价准备时确认这笔损失,并将其反映在当期的主营业务成本中。
通过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的作用在于调整存货的账面价值,使之与未来预计的变现价值相符。这有利于企业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为管理层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存货跌价准备和主营业务成本
在财务会计中,“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条目表示企业对存货价值进行减值处理,将预计损失的存货价值计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并同时增加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用于记录企业存货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贬值的科目。当存货的净变现价值(预计售价减去销售相关费用)低于其账面价值时,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产生的与营业收入相关的费用,包括原材料、劳动力、折旧和摊销等。存货跌价损失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因为它是企业在销售存货之前发生的成本。
条目分析
“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条目表明:
企业产生了存货价值减损的损失。
该损失计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从而降低了存货的账面价值。
同时,该损失增加了主营业务成本,反映了企业为销售存货而发生的额外费用。
影响
该条目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包括:
降低存货的账面价值,更真实地反映其净变现价值。
增加主营业务成本,从而降低当期利润。
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提供有关存货价值和经营业绩的准确信息。
借方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主营业务成本
在企业的财务核算中,如果存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则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反映存货的潜在亏损风险。这笔准备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贷方,称为“存货跌价准备”。
同时,为了匹配存货的减值损失,需要相应增加主营业务成本,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这笔增加计入损益表的借方,称为“主营业务成本”。
也就是说,“借方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主营业务成本”这一会计分录反映的是:企业通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了主营业务成本,从而确认了存货的减值损失。
这个分录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以下信息:
存货的风险程度: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反映了企业存货潜在亏损的规模。
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加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财务状况:存货跌价准备可以影响企业的净资产。
因此,准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