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
在会计处理中,“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是一项重要的分录,反映了企业对存货跌价的处理。
存货是指企业为销售或生产目的而持有的资产。企业在采购存货时会形成存货采购成本。但是,由于市场价格波动、产品过时或损坏等因素的影响,存货的实际价值可能会低于采购成本。这时,企业需要建立存货跌价准备,以反映存货的潜在损失。
建立存货跌价准备时,借方记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这一分录将存货跌价的损失登记在当期主营业务成本中,降低企业当期的利润。
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反映了存货的潜在损失,有助于企业合理计量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价值。如果存在货未来实际售价高于跌价后的账面价值,则企业可以冲销存货跌价准备,并将差额计入当期主营业务利润。
建立存货跌价准备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虚增利润、低估亏损,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存货跌价准备还可以帮助企业在税务筹划中合理调节利润,从而节省税款支出。
在现金流量表中,“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的会计处理方式为:
营业活动现金流量
扣除非现金开支
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 净利润
说明:
增加的存货跌价准备表示公司预计未来存货的价值会低于其账面价值,因此需要增加存货跌价准备以反映潜在的损失。
增加的存货跌价准备作为非现金开支,从净利润中扣除,以确定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冲销的主营业务成本表示公司已计入了减值损失,从而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增加。
冲销的主营业务成本为现金开支,因此不会影响现金流量。
列式:
现金流量表
营业活动现金流量
扣除非现金开支:
存货跌价准备 (增加)
其他非现金开支
+ 净利润
= 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意味着企业预计其存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为了反映这一跌价,企业需要在损益表中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借:存货跌价准备
这会增加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余额,从而减少留存收益(或未分配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这会增加主营业务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净利润。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将存货的跌价影响反映在当期损益表中。这有助于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并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层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的可靠信息。
当企业预计存货的价值恢复时,它可以冲回此前的跌价准备。这意味着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存货跌价准备,从而减少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余额并增加净利润。
当存货的市场价值或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企业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时,借方记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这种做法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
损益配比原则:存货的减值损失应当与存货相关的收入相匹配。当存货价值下降时,会导致企业当期收益减少,因此需要通过计提跌价准备来将损失反映在当期损益表中。
谨慎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以谨慎为原则,充分反映可能存在的损失风险。存货价值下降的风险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需要及时计提跌价准备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是因为,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会减少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当商品或服务以成本价销售时,由于其市场价值或可变现净值已低于成本,企业实际获得的收入将低于成本,导致当期亏损。因此,为了使损益表反映实际经营情况,需要通过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来减少成本,以抵消因存货跌价而带来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