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贷款的情况下,可以赠予房产公证,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贷款已结清或结清大部分:赠予前,贷款已偿还至一定比例,一般要求达到贷款总额的50%以上。
2. 赠予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赠予方(房主)必须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具有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 受赠方具有合法身份:受赠方(受赠人)必须是具有合法身份的公民或法人,且未被限制赠与或接受赠与。
4. 房产无其他债务或共有人:赠予的房产不得有其他尚未偿还的债务或共有人,以免影响赠与后受赠人的所有权。
5. 赠与合同合法有效:赠与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并经公证机关公证,确保赠与行为的有效性。
程序:
1. 赠予方和受赠方协商一致,并确定赠与条件。
2. 赠予方准备赠与合同,并向公证机关提交公证申请。
3. 公证机关审查赠与合同和相关材料,确保符合法律规定。
4. 公证机关向赠予方和受赠方宣读公证书,并要求其签字确认。
5. 公证完成后,赠予房产公证生效,受赠人取得房产所有权。
贷款期间赠予房产公证
在贷款期间,要赠予房产需要办理公证。公证费根据房产价值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公证费率为:
房产价值在50万元以内的,收取500元;
房产价值在50万-100万元之间的,收取1000元;
房产价值超过100万元的,按房产价值的1%收取,最高不超过2万元。
公证程序
1. 准备材料:赠与合同、房产证、贷款合同、赠与人身份证、受赠人身份证等。
2. 提交材料:到当地公证处提交相关材料。
3. 公证员审查:公证员将核实材料真实性、合法性。
4. 签署公证书:公证员审查合格后,赠与人和受赠人签署公证书。
5. 支付费用:缴纳公证费。
6. 公证生效:公证书经公证员签名、盖章后生效。
注意要点
赠与房产时,需提前还清贷款。
公证后,房产的所有权归受赠人所有。
赠与房产需缴纳相关税费,如契税、印花税等。
赠与房产后,赠与人不得再向受赠人索回房产。
在有贷款的情况下赠予房产是可以进行公证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支付相应的税费。
赠予条件:
1. 赠与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为房屋贷款的实际所有权人。
2. 受赠人同意接受赠予,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 所赠与的房产不属于共有财产。
4. 赠予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
税费缴纳:
当赠予有贷款的房产时,需要缴纳以下税费:
1. 契税:赠与房屋的受让人需按照房屋评估价的3%缴纳契税。
2. 印花税:公证费用中包含印花税,一般为房屋价值的0.05%。
3. 评估费:用于评估房屋价值,费用根据评估机构而定。
4. 公证费:公证机关收取的公证费用,费用根据房屋价值和公证方式而定。
贷款处理:
在赠予有贷款的房产后,需要妥善处理原有的贷款:
1. 偿还贷款:受赠人可以选择一次性偿还贷款或继续按照原贷款协议支付贷款。
2. 担保变更:赠予公证完成后,受赠人应当成为房屋贷款的新担保人。
3. 贷款冻结:受赠人也可以选择在贈與公證後凍結貸款,但須支付相關手續費。
需要注意的是,在有贷款的情况下赠予房产,受赠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贷款偿还义务和抵押风险等。为了保障赠与人和受赠人的合法权益,建议在进行此类赠予前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房屋有贷款,还能赠予家属吗?
在我国,房屋有贷款的情况下,是可以赠予给家属的,但需要注意一些特殊规定和手续。
赠予条件:
赠予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赠予房屋的产权清晰,没有纠纷。
受赠人自愿接受赠予。
注意事项:
赠予房屋后,赠予人仍然需要承担贷款的还款义务。
如果受赠人同意承担贷款,需要办理贷款人变更手续,并重新签订贷款合同。
如果受赠人不想承担贷款,赠予人可以提前结清贷款后再赠予房屋。
办理手续:
1. 签订赠予合同:赠予人和受赠人签订赠予合同,明确赠予房屋的具体情况、赠予时间等。
2. 办理产权变更:赠予人持赠予合同、房产证、身份证等材料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3. 办理贷款变更(如果受赠人承担贷款):受赠人持赠予合同、身份证、贷款合同等材料到贷款银行办理贷款人变更手续。
4. 缴纳税费:赠予房屋需要缴纳契税,受赠人也可以申请减免契税。
需要强调的是,赠予房屋是有法律风险的,赠予人应慎重考虑。如果赠予房屋是为了规避债务或其他目的,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赠予。赠予房屋后,受赠人可能会承担赠予人的债务,因此受赠人也要谨慎接受赠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