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未答复行政复议的法律救济
《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逾期不作决定的,复议申请人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审。
申请复审的程序
1. 主体资格:复议申请人。
2. 申请期限:自行政复议机关逾期之日起三个月内。
3. 申请方式:书面或口头。
4. 申请内容:包括复议机关名称、复议决定书文号、逾期时间、请求复审的事项等。
5. 提交材料:复议申请书、逾期未回复的证明材料等。
行政复审机关
行政复审机关为行政复议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其中,国务院各部门的复议决定由国务院复审。各级人民政府的复议决定由本级人民政府复审。
复审程序
1. 复审机关在受理复审申请后,应当在三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
2. 复审机关可以维持、变更或撤销原复议决定。
3. 对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逾期未答复行政复议的后果
1. 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拖延当事人行使权利,造成损失。
2. 损害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反映行政机关不作为或怠于履职。
3. 造成行政违法:行政机关未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可能构成行政不作为。
行政复议机关逾期不作答复的,申请人可以:
1. 催告:向行政复议机关催告,要求其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答复。
2. 申请复议: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要求其对行政复议机关的逾期行为进行审查和处理。
3. 提起行政诉讼: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行政复议机关逾期不作为违法,并责令其作出答复。
注意事项:
法定期限: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答复。
逾期原因:行政复议机关逾期不作答复可能是由于案情复杂、需要补充调查等原因,但不能以这些原因作为拖延答复的理由。
催告方式:催告可以采取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但建议采用书面形式,并保留证据。
复议申请书: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交复议申请书时,应当载明行政复议机关的名称、逾期不作答复的事实、申请人请求的事项以及相关证据材料。
起诉期限: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复议机关逾期不作为之日起6个月内,逾期不予受理。
行政复议被申请人逾期不答辩
行政复议法规定,被申请人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复议机关提交答辩书。逾期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复议程序的进行。
被申请人逾期不答辩的后果如下:
1. 缺席审理:复议机关可以依法缺席审理,并根据复议申请人的陈述和证据作出复议决定。
2. 不利推定:复议机关可以对被申请人的不答辩行为作出不利推定,即认为被申请人认可复议申请人的请求。
3. 承担相应责任:被申请人逾期不答辩,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罚款、拘留等。
需要注意的是,被申请人逾期不答辩不等于复议人胜诉。复议机关仍需审查复议申请人的请求是否合法、有据,并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作出公正、合理的复议决定。
被申请人逾期不答辩,可能是出于多种原因,如对复议程序不熟悉、证据不足、故意拖延等。复议人应及时向复议机关反映情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加强对被申请人的督促和指导,促使其及时提交答辩书,保障行政复议程序的顺利进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逾期未答复行政复议的处理
《行政复议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逾期未答复复议申请的,视为复议申请被驳回。
处理方式:
1. 催告和申请公开听证:
申请人可以向行政机关发出催告函,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如果逾期未答复,申请人可以向复议机关申请公开听证,听取行政机关的答辩意见。
2. 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遇有逾期不答复复议申请的情况,申请人可以直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上一级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对原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进行审查。
3.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上述途径均未得到解决,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将对行政机关的逾期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
注意:
申请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行使催告、申请公开听证和提起诉讼等权利。
行政机关逾期不答复复议申请,不得视为对复议申请的默认。
申请人应当注意保存相关证据,以便在必要时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