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贷款中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不法贷款中介利用虚假宣传、诱导欺骗等方式,侵害消费者权益。
不法贷款中介的常见诱导手段包括:
- 虚假宣传,夸大贷款额度和期限:通过广告或其他方式宣称高额贷款额度和超长贷款期限,吸引消费者申请贷款。
- 收取高额手续费和利息:以贷款审批费、保证金等名目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收取高利息,增加消费者的还贷负担。
- 诱导消费者签署不平等合同:提供格式合同,让消费者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签署,合同中往往包含霸王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
- 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消费者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用于非法活动或二次转卖,对消费者造成隐私泄露风险。
消费者在申请贷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正规贷款机构:通过银行、正规贷款平台或信贷公司等正规渠道申请贷款。
- 仔细阅读合同:在签署贷款合同前,仔细阅读合同内容,了解贷款额度、期限、利息以及其他费用,如有疑问及时咨询。
- 警惕高额手续费和利息:贷款手续费和利息应合理,不要轻易被超低的利息和免手续费等优惠条件所吸引。
-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贷款中介提供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号和密码等敏感信息。
如遇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因非法贷款而遭受经济损失和信用受损,保障自身财产和信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