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加贷减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为其固定资产未来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而计提的准备金。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时,企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的计提方式为: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贷项
通过计提减值准备,可以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降低到其可收回金额。这可以避免企业在资产处置时出现账面损失。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冲回方式为:
借:贷项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已经恢复至其可收回金额时,企业可以将之前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回。这可以减少企业的费用支出,并提高其资产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都是基于企业对资产未来状况的判断。如果企业的判断发生变化,企业需要及时调整减值准备的金额。
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区别
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都是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变动的会计科目,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是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累积记录,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因使用或陈旧而发生的价值减少。它以固定的折旧率逐年计提,均匀摊销固定资产的成本,直至其达到报废价值或出售。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针对固定资产的损失预期而计提的准备金。当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或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净值时,企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以具体资产的评估结果为依据,体现的是资产的实际价值损失。
主要区别
计提依据:累计折旧是根据固定资产的成本和使用寿命,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根据资产的市场价值或公允价值。
计提方式:累计折旧逐年均摊计提,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根据资产价值损失的实际情况,一次性计提。
反映的价值变化:累计折旧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因使用或陈旧而发生的均匀价值减少,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反映的是资产的实际损失或贬值。
影响
资产负债表:累计折旧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减少资产总额,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部分,不影响资产总额。
损益表:累计折旧计入当期损益,影响企业利润,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影响当期损益。
纳税申报:累计折旧可以作为税前成本费用,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般不能作为税前成本费用。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加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负债表利润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是一个负债账户,记录资产价值的下降。当固定资产价值下降时,需要增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的余额,以反映资产实际价值的减少。
当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加时,意味着资产价值的下降,因此,该账户的余额增加,属于负债增加。为了保持资产负债表平衡,需要在贷方增加一个与负债增加相等的金额,通常在资产负债表利润中体现。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加表明资产价值受损,降低了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因此,减值准备的增加需要引起企业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应对资产价值下降带来的风险。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为弥补固定资产未来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而计提的准备金。其账务处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计提减值准备
当固定资产发生减值迹象时,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该业务在会计分录中体现为:
借: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 冲销减值准备
当固定资产减值迹象消失或减值损失得到补偿时,可以冲销部分或全部减值准备。该业务在会计分录中体现为:
借:固定资产
贷:减值准备
借增贷减原则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都遵循"借增贷减"的会计原则。即:
计提减值准备时,借方增加减值准备,贷方减少固定资产。
冲销减值准备时,借方增加固定资产,贷方减少减值准备。
这样做是为了平衡资产负债表,确保资产与负债的金额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