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小微贷考核方案
一、考核指标
1. 贷款规模:新增贷款金额、贷款余额、贷款户数
2. 贷款质量:逾期率、不良率
3. 风险管理:信贷审查质量、贷后管理水平
4. 客户服务:客户满意度、投诉处理及时性
5. 团队建设:团队协作水平、专业能力提升
二、考核权重
贷款规模:30%
贷款质量:40%
风险管理:20%
客户服务:10%
三、考核周期
按季度考核
四、考核流程
1. 数据收集:各支行定期报送相关数据
2. 指标计算:根据考核指标进行数据计算
3. 考核评价:对各支行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4. 排名奖励: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异的支行给予奖励
五、考核奖惩措施
奖惩措施:
超额完成指标的支行给予资金、荣誉奖励
未完成指标的支行给予通报批评、暂缓晋升等处罚
考核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导向
定期评审和调整考核方案
2021年小微企业贷款监管考核细则
为规范小微企业贷款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银保监会发布了《2021年小微企业贷款监管考核细则》,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合规经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风险管理
信贷准入:应严格把关借款人资质,对行业风险、财务状况、还款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贷后管理:建立完善的贷后管理体系,及时跟踪借款人经营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风险分类:对小微企业贷款进行及时、准确的风险分类,确保分类结果与真实风险相符。
准备金计提:根据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状况和行业分布,合理计提拨备,确保拨备覆盖率充足。
二、合规经营
利率定价:应严格遵守相关利率政策规定,不得收取高于规定标准的利率。
费用收取:应按照合同约定合理收取费用,不得搭售其他金融产品或收取隐性费用。
信息披露:应及时、准确向借款人披露贷款利率、费用、风险等相关信息。
反洗钱:应建立健全反洗钱管理体系,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进行合理尽职调查,防止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三、考核方式
小微企业贷款监管考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包括以下指标:
逾期贷款率
风险资产不良率
拨备覆盖率
合规经营情况
反洗钱管理情况
四、监管措施
对考核不合格的机构,银保监会将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责令限期整改
暂停或限制小微企业贷款业务
处以罚款
撤销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牌照等
《2021年小微企业贷款监管考核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水平,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绩效考核方案
一、考核指标
1. 贷款增长率:反映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拓展能力。
2. 不良率:衡量贷款风险管理水平。
3. 客户满意度:评估客户对贷款服务质量的评价。
4. 团队建设:考核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5. 贷款转化率:量化营销活动的效果,反映贷款业务的转化率。
二、考核权重
各考核指标的权重如下:
| 指标 | 权重 |
|---|---|
| 贷款增长率 | 40% |
| 不良率 | 20% |
| 客户满意度 | 15% |
| 团队建设 | 15% |
| 贷款转化率 | 10% |
三、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为一年,以自然年度为计算周期。
四、考核方式
1. 定量考核:根据财务数据、运营指标等定量指标进行考核。
2. 定性考核:通过客户走访、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定性考核。
五、考核结果处理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1. 优秀:考核总得分90分及以上。
2. 良好:考核总得分70-89分。
3. 合格:考核总得分50-69分。
4. 不合格:考核总得分50分以下。
六、考核激励措施
对考核优秀和良好的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团队进行改进整顿。
人民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旨在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保障小微企业信贷需求。考核指标主要包括:
信贷投放情况:考核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增速等指标的完成情况,确保信贷资金有效流向小微企业。
贷款质量情况:考核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的逾期率、不良率等指标,引导其注重贷款风险管理,防范风险隐患。
利率水平情况:考核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确保小微企业获得合理低廉的融资成本。
服务小微企业情况:考核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授信流程、担保方式等方面的优化创新,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
普惠金融指标情况:考核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情况,促进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获得性。
人民银行通过定期监测考核,对考核结果优异的金融机构给予激励措施,督促考核表现不佳的机构改进工作,推动金融机构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