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民间借贷中关于利息的有关规定有哪些(民间借贷中关于利息的有关规定有哪些法律)



1、民间借贷中关于利息的有关规定有哪些

2、民间借贷中关于利息的有关规定有哪些法律

3、民间借贷中法律关于利息规定的情形

民间借贷中法律关于利息规定的情形

民间借贷中,利息的约定应符合法律规定。违法约定将导致法律后果。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民间借贷利息规定主要有以下情形:

1. 约定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24%

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约定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过部分无效。借款人已支付的部分,可依法要求出借人返还。

2. 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利率

对于有抵押、质押等担保物的贷款,或借款用途用于生产经营等特定情形,当事人可约定高于年利率24%,但不得超过年利率36%。

3. 不得收取复利

民间借贷禁止收取复利,即利滚利。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利息。

4. 利息不计入本金期限

民间借贷的利息不计入本金计算利息期限。也就是说,借款人偿还利息后,不得重新计算借款本金。

法律后果

违反以上利息规定,将导致以下后果:

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已支付的部分可要求返还。

收取复利的,超过部分无效,借款人可要求出借人返还。

利息不计入本金期限被违反,借款人可要求重新计算借款本金。

因此,在民间借贷中,当事人应严格遵守法律关于利息的规定,避免因非法约定而产生法律纠纷。

4、民间借贷关于利息的最新法律规定

民间借贷关于利息的最新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利率规定的规定。

法定利率

自然人之间的借贷,法定利率为年利率4%。

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法定利率为年利率6%。

约定利率

借贷双方可以约定利率,但约定利率不得超过法定利率的四倍。

超过四倍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贷双方未约定利率的,视为法定利率。

禁止高利贷

借贷利息高于年利率36%的,视为高利贷。

高利贷无效,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超出部分的利息。

司法机关对认定为高利贷的民间借贷,可根据情节轻重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撤销借贷合同、没收非法利息等。

其他规定

借贷双方可以约定利随本清,但利息不得计入本金。

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届满后未归还借款,出借人请求其按照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还规定,对于年利率超过24%但不足36%的民间借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充分考虑当事人约定、借贷资金用途、资金成本风险等因素基础上综合判断是否需要限制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借贷合同中的利率约定应清晰明确,避免因约定不明确导致纠纷。建议借贷双方在签订借贷合同时谨慎协商利率,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上一篇:车贷还清有通知吗(车贷还清了怎么查询绿本到哪里了)


下一篇:现在基准利率是多少2020年房贷(2020年12月基准利率是多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