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近期不断加强对银行互联网贷款的监管,旨在促进互联网信贷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明确监管范围和责任主体
银保监会明确互联网贷款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金融科技手段等方式,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明确了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开展的互联网贷款业务,均纳入监管范围。
二、强化风险管理
要求持牌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互联网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借款人身份、信用状况和贷款用途的审核,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同时,要加强对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及时识别和应对风险。
三、规范资金来源
明确互联网贷款资金来源应主要为持牌金融机构自有资金或吸收的存款资金,严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禁止利用第三方网络小贷平台或其他非法融资渠道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四、保护消费者权益
要求持牌金融机构在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时,应充分披露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利率、费用、还款方式等,不得存在虚假或误导性宣传。同时,要完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和妥善解决消费者投诉。
五、加强外部合作
银保监会将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的合作,打击互联网贷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同时,鼓励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促进互联网贷款行业健康发展。
通过一系列监管举措,银保监会力求净化互联网贷款市场,维护金融稳定,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