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原本以为只是帮朋友一个小忙,却没想到给自己惹上了大麻烦。
几天前,小王的朋友小刘打电话请他帮忙。小刘说自己出差了,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了,需要小王帮忙联系银行解释一下情况。小王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答应了。
小王致电银行,按照小刘提供的信息解释了逾期原因。银行客服表示,小王作为信用卡紧急联系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小王当时就蒙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承担这样的责任。
小刘的信用卡逾期金额并不多,加上利息一共也才几百块。小王不想因为这点钱伤了朋友情谊,就替小刘还清了欠款。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几个星期后,小王收到银行的通知,小刘的信用卡再次逾期。小王再次替小刘还清了欠款,并向小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小刘满口答应会尽快还钱,却一直没有动静。
小王忍无可忍,向银行提出解除紧急联系人关系。但银行表示,只有信用卡持卡人本人才能解除关系。小王只好硬着头皮再次联系小刘,却发现小刘已经换了联系方式,消失了。
小王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小刘骗了。小刘故意设置他为紧急联系人,就是为了逃避信用卡逾期责任。小王既气愤又无奈,最终他只能向法院起诉小刘,讨回自己的损失。
被他人信用卡设为紧急联系人会带来诸多困扰,但移除该设置并不困难。以下步骤可供参考:
1. 联系信用卡发卡机构:致电或访问信用卡发卡机构的官方网站,向客服表明你被错误设为紧急联系人。
2. 提供相关信息:客服会要求你提供个人信息以验证身份,如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号等。
3. 确认身份:提供信息后,发卡机构将进行身份核实,如通过短信验证码或安全问题回答等方式。
4. 移除联系信息:验证通过后,告知客服要求移除你的紧急联系人信息。
5. 确认移除成功:客服会处理移除请求,并告知你移除结果。你可以再次联系发卡机构或查看信用卡账户信息以确认移除是否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被他人信用卡设为紧急联系人后,你可能会收到该信用卡的一些相关通知或信息,如交易短信等。在移除紧急联系人信息后,这些通知也将自动停止。
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建议妥善保管个人信息,避免被他人冒用。
被设为信用卡紧急联系人,逾期不还的后果
作为信用卡紧急联系人,当持卡人逾期不还款时,银行可能会联系你了解情况。如果你对持卡人的欠款情况并不清楚,你可能只是需要提供持卡人的联系信息。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紧急联系人可能会面临法律后果:
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如果持卡人与银行签订了连带责任协议,那么紧急联系人可能被要求与持卡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这意味着银行可以向紧急联系人追讨欠款,即使持卡人已经无力偿还。
信用记录受损:作为紧急联系人,即使你没有实际还款,银行仍可能会将持卡人的逾期记录反映在你的信用报告中。这会对你的信用评分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你今后的贷款或信用卡申请。
法律诉讼:如果持卡人的债务金额较大,银行可能会提起法律诉讼以收回欠款。在这种情况下,紧急联系人也可能被传唤出庭作证或提供其他信息。
为了避免这些潜在后果,如果你被设为紧急联系人,请与持卡人沟通并了解他们的财务状况。如果你发现持卡人正在面临还款困难,你可以尝试提供建议或联系银行寻求帮助。
你可以要求持卡人将你从紧急联系人中移除。这可以保护你免受法律责任和信用记录受损的影响。
对于信用卡申请过程中填写的紧急联系人是否会影响审批,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紧急联系人的背景调查:
信用卡机构通常不会对紧急联系人进行全面背景调查,但可能会进行部分核实,例如联系验证等。
紧急联系人的信用状况:
紧急联系人的信用状况通常不会直接影响信用卡申请人的审批结果。但是,如果紧急联系人信用状况非常差,信用卡机构可能会担心申请人未来偿还能力,增加对申请人的质疑。
紧急联系人的担保:
紧急联系人不是信用卡的共同申请人,因此不会对申请人的债务承担法律责任。因此,紧急联系人是否为黑户通常不会对信用卡审批产生直接影响。
其他因素:
信用卡审批主要基于申请人的信用评分、收入、负债比等因素。紧急联系人的黑户记录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这些因素造成重大影响。
建议:
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在填写紧急联系人时选择信用状况良好的人士。如果申请人的信用评分较低,选择一个信用良好的紧急联系人可能会增加获得信用卡审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