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联合出击,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
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加大对违规使用经营贷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坚决遏制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通知》明确了六大重点排查范围:一是排查经营贷借款人实际用途,重点关注房地产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二是排查房地产开发贷项目资金违规挪用;三是排查经营贷借款人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或利益输送;四是排查房地产中介机构是否参与或协助违规使用经营贷;五是排查个人住房贷款违规以经营贷名义发放;六是排查商业银行贷款用途真实性审核落实情况。
同时,加强贷后管理,明确贷款用途,禁止违规将经营贷用于购房、偿还房贷或其他与生产经营无关的用途。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确保贷款期限与项目建设或经营周期相匹配,贷款规模与借款人还款能力相适应。
《通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人民银行负责统筹协调,银保监会负责金融机构监管,住建部负责房地产市场监管。各部门将联合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违反《通知》规定的,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纳入征信系统。
《通知》的出台,进一步压实了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和个人借款人的主体责任,严厉打击了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乱象,维护了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三部门联合排查经营贷违规入楼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遏制房地产过度金融化,防范金融风险,近期,银保监会、住建部、人民银行联合开展经营贷违规入楼专项排查。
排查重点包括:商业银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金融机构发放的用于经营性用途贷款,被挪用于购房、偿还购房贷款或其他个人消费用途的情况。
此次排查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排查金融机构。通过现场检查、数据分析等方式,重点核查金融机构是否存在违规发放经营贷、贷后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二是排查房地产企业和个人借款人。重点核查房地产企业是否存在虚构经营用途骗取贷款,个人是否存在通过伪造资料、虚构经营情况等方式违规获取经营贷用于购房的情况。
三是排查中介机构。重点核查是否存在中介机构为借款人提供虚假资料、逃避监管等违规行为。
此次专项排查旨在摸清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规模和特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稳定。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对违规将经营贷用于房地产领域进行专项整治。
通知明确,经营贷是银行向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用于其生产经营活动。严禁将经营贷用于购房、结清房贷、偿还其他消费贷款等非经营用途。
对违规将经营贷用于房地产领域的银行、信贷中介机构、评估机构等,将依法依规采取监管措施。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责任。
同时,通知要求各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加强对公积金贷款的监管,严防骗贷冲贷等违规行为,确保公积金资金安全。
此举旨在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经营贷流入房地产不仅推高房价,也助长了金融风险。三部委联手严查,将有效遏制这一不良现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