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民间借贷以房抵债是否合法?
民间借贷以房抵债是指借款人在无力偿还借款时,将房屋所有权转让给债权人以抵偿债务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行为的合法性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以房抵债须具备以下条件:
借款人自愿抵押房屋
房屋权属清晰,且不存在抵押或查封等情形
借款协议中明确约定抵债条件
房屋价值与债务金额基本相当
如果具备上述条件,民间借贷以房抵债一般会被法院认定为合法。但如果存在以下情形,则可能构成非法行为:
借款人非自愿抵债,存在胁迫或欺诈
房屋所有权存在争议或产权不清
借款协议中未明确抵债条件
房屋价值明显高于债务金额
对于非法民间借贷以房抵债行为,法院可能判决抵债合同无效,并要求债权人返还房屋或补偿借款人房屋价值与债务金额的差额。
因此,在进行民间借贷以房抵债时,借贷双方应充分了解法律规定,谨慎操作,避免因违法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民间借贷以房抵债最高法最新规定
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间借贷以房抵债做出了最新规定:
一、以抵押房屋处分价折抵债务
借贷双方约定以抵押房屋折抵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抵押房屋的市场价值、变现能力和借贷双方的实际情况,对房屋价值进行评估,并参照评估结果确定以抵押房屋折抵债务的数额。
二、超过抵押房屋价值部分
抵押房屋的价值不足以清偿债务的,超过抵押房屋价值的部分按照普通债权处理。
三、不得约定免除抵押房屋以外的债务
借贷合同中约定以抵押房屋折抵债务并免除抵押房屋以外债务的,该约定无效。
四、抵押权优先受偿
以抵押房屋折抵债务的,抵押权人对抵押房屋拥有优先受偿权。
五、不得违反强制执行程序
以抵押房屋抵债后,原债权人不得擅自处分抵押房屋。人民法院执行抵押权时,应当依法进行拍卖或变卖抵押房屋,并优先分配给抵押权人。
以上规定旨在规范民间借贷以房抵债行为,保障债权债务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