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书未约定利息可否申请执行利息
调解书是经法院确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文书,具有强制执行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调解书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执行调解书载明的给付义务。当调解书中未约定利息时,当事人是否可以申请执行利息存在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调解书未约定利息,则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对利息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并不主张利息。因此,当事人不能申请执行利息。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调解书未约定利息不等于双方当事人放弃了利息请求权。由于调解书通常对利息问题没有明确约定,因此在执行时应当适用法律的规定。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对于调解书未约定利息能否申请执行利息的问题,目前存在不同观点。司法实践中,部分法院倾向于支持申请执行利息的观点,认为当事人未在调解书中约定利息并不意味着放弃利息请求权。也有部分法院仍然持相反意见。因此,当事人在申请执行调解书时,是否能执行利息,需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法院调解书没有约定利息,申请执行时,法院一般不会判决利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调解书的内容应包括调解达成的协议内容。如果调解书未明确约定利息,则视为双方未就利息达成一致。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利率向贷款人支付利息。但是,如果当事人双方未约定利率,或约定不明确的,则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计算。
因此,当法院调解书没有约定利息时,申请执行时,法院没有法律依据判决利息。申请人如果主张利息,应当在调解书中明确约定,或向法院另行提起诉讼。
调解书未约定利息,逾期能否申请利息
调解书作为解决纠纷的法律文书,其效力与法院判决等同。对于调解书是否约定利息,直接影响当事人逾期后的利息主张权利。
调解书未约定利息
若调解书中未明确约定利息,则视为当事人未就利息问题达成一致。此时,债务人逾期履行债务后,债权人不得向其主张利息。
逾期后仍可申请利息的法定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债务人逾期履行金钱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收。贷款利率未公布或难以确定时,可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特殊情况下的利息主张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调解书未约定利息,债权人仍可申请利息。例如:
债务人恶意拖欠债务,造成债权人损失的;
债务人与债权人另有约定,约定在逾期后支付利息的;
调解书虽然未约定利息,但有证据证明债务人曾承诺逾期后支付利息的。
申请利息的程序
若调解书未约定利息,债权人在债务人逾期后申请利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中,债权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债务人逾期履行债务的事实,以及逾期后造成损失的情况。
调解书未约定利息,则债权人在债务人逾期后一般情况下不能申请利息。但法律另有规定的或有特殊约定时,债权人仍有权主张逾期利息。
执行调解书中未规定利息的情况下,申请执行人可以要求:
执行本金及迟延履行金
若调解书中未约定利息,则依照民法有关迟延履行债务的规定,债务人逾期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按照逾期履行期间的国家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支付迟延履行金。
执行相关的执行费用
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的费用,包括申请费、执行费、评估费、拍卖费等,都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向债务人请求支付。
执行强制执行费
如果执行过程中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拍卖等,则会产生强制执行费。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将强制执行费计入执行标的,由债务人承担。
需要注意的是,执行调解书时,法院会对调解书的内容进行审查,确保调解书的合法有效。如果调解书中未规定利息,且法律法规未强制规定利息的,则法院一般不会在执行过程中增加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