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归本的计算方法
利息归本是一种贷款方式,借款人只需按期偿还利息,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其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利息:
按照约定的利率和借款金额,计算每期应付利息。
2. 计算剩余本金:
每期偿还利息后,剩余本金等于原有本金减去已偿还的利息。
3. 重复计算: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余本金为0。
具体公式:
设:
P 为本金
r 为年利率(月利率为 r/12)
n 为贷款期限(月)
i 为每期应付利息
则第 m 期末的剩余本金 Bm 可表示为:
Bm = P - i1 - i2 - ... - im
其中:
im = r (P - Bm-1) / 12
示例:
借款人借款 100,000 元,年利率 6%,贷款期限 12 个月。则每期应付利息为:
```
i = (6% / 12) 100,000 = 500 元
```
每月剩余本金的变化如下:
第 1 个月:100,000 - 500 = 99,500 元
第 2 个月:99,500 - 500 = 99,000 元
...
第 12 个月:0 元
因此,借款人需按期偿还 500 元利息,到期一次性偿还 100,000 元本金。
利息是否归于本金标志意为在贷款过程中,利息是否计入本金。当利息归于本金时,意味着未偿还的贷款总额随着利息的累积而增加。
利息归于本金的优点:
减少利息费用:通过将利息计入本金,借款人可以更快地偿还利息,从而降低总利息费用。
缩短贷款期限:随着未偿还本金增加,每月还款额中的利息部分也会增加,加快贷款的偿还进程。
增加抵押价值:当未偿还本金增加时,抵押品的价值也会相应增加,为借款人提供了更高额的贷款额度或可提取资金。
利息归于本金的缺点:
增加还款负担:利息归于本金使得借款人的还款负担加重,因为未偿还本金和利息都会累积增长。
影响贷款资格:对于收入较低或信用评分较低的借款人,将利息归于本金可能会增加他们的贷款资格,使其难以获得贷款。
最终,利息是否归于本金的决定取决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目标。对于希望尽快偿还贷款并减少利息费用的人来说,利息归于本金可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对于难以承受较高还款额或需要保持低贷款资格的人来说,利息不归于本金可能更合适。
利息归本和利息结算的区别
利息归本和利息结算是两种常见的贷款利息支付方式。它们之间存在以下主要区别:
利息归本
借款人在每个还款期内同时支付利息和本金。
本金余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每个还款期支付的总额保持恒定。
到贷款期限结束时,借款人已偿还全部利息和本金。
利息结算
借款人在贷款期限内仅支付利息。
本金余额在贷款期限内保持不变。
贷款到期后,借款人一次性偿还全部本金。
优缺点
利息归本:
优点:每月还款额恒定,便于预算。本金余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降低了贷款总成本。
缺点:每月还款额可能较高,尤其是在贷款前期。
利息结算:
优点:每月还款额较低,释放现金流。到期时支付全部本金可避免额外的利息费用。
缺点:到期时需要一次性偿还全部本金,可能会带来财务压力。
选择哪种还款方式?
选择利息归本还是利息结算取决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偏好。一般来说,如果借款人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偿还贷款并节省利息费用,利息归本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果借款人希望在贷款期限内保持较低的每月还款额,则利息结算更为合适。
股票中利息归本
在股票交易中,“利息归本”是指股票上所标注的利息,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摊入股票成本中。也就是说,随着持有股票的时间越长,股票的实际成本就会越低。
当股票发行时,可能会附带一部分利息,通常以每股面值金额计算。利息的支付期限一般为定期,例如每年或每半年支付一次。在股票持有期间,投资者需要按期收取利息。
“利息归本”的意义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的实际成本会逐步降低。这是因为利息的支付会逐渐摊入股票成本中,而摊入的利息金额会减少投资者实际支付的购买成本。
举例说明:某股票面值为10元,发行时附带每股1元利息。若投资者持有该股票一年,每年收到1元利息,则其股票的实际成本为:
10元(面值)+ 1元(第一年利息)/ 2 = 10.5元
如果投资者继续持有该股票多年,则实际成本会进一步降低。例如,持有三年后,股票的实际成本将变为:
10元(面值)+ 3元(三年利息)/ 3 = 11元
“利息归本”在股票投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股票的实际持有成本,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因此,在选择股票时,投资者不仅要关注股票的市价,还要考虑其附带的利息和“利息归本”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