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利息,通俗来讲,就是索取未按期支付的款项所产生的费用 компенсация за просрочку платежа。
利息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以下角色:
补偿资金使用成本:
利息是资金所有权人提供资金使用的对价。它弥补了资金所有权人因资金暂时不能支配而造成的损失。
调节资金供需:
利息水平会影响资金供需关系。当利息上升时,人们对资金的需求会减少,而供给会增加;反之亦然。
激励及时还款:
利息的存在激励借款人及时归还欠款,否则将承担额外的利息支出。
主张利息的条件:
法律规定:法律明确规定了可以主张利息的情况,如合同违约、民间借贷等。
债务迟延:只有在债务人迟延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才有权主张利息。
利息约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利息标准。若未约定,则适用法律规定的利息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主张利息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债务迟延的事实。利息计算的起始时间,通常为债务到期日或迟延之日起。
主张利息来源于利润的经济学家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以奥地利经济学家鲍姆-维塞尔(Eugen von B?hm-Bawerk)为代表。
鲍姆-维塞尔认为,利息不是由货币的稀缺性决定的,而是由资本的稀缺性决定的。他认为,生产资料(资本)的供应比生产消费品的劳动力的供应要少,因此,借用资本的企业家必须向提供资本的所有者支付利息,作为使用资本的报酬。
鲍姆-维塞尔将利息视为利润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认为,利润分为三种形式:利润、利息和地租。其中,利润是企业家的报酬,利息是资本所有者的报酬,地租是土地所有者的报酬。
鲍姆-维塞尔的利息理论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利息的经济本质提供了新的解释,并对理解经济周期和资本积累过程做出了贡献。
为了准确主张利息的诉讼请求,应以清晰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表述。一般而言,应包含以下要素:
1. 利息的计算方法:
阐明利息的计算基础和公式,包括利率、计算起止日期等。常见的利息计算方法有:简单利息和复利。
2. 利率的适用:
明确适用于利息计算的利率,可以是法定利率、合同约定的利率或其他合理的利率。
3. 利息的计算期限:
指定利息的计算起止日期,通常是从债务到期之日起至清偿完毕之日止。
4. 利息的请求金额:
根据计算方法和具体情况,明确主张的利息金额。
表述示例:
诉讼请求:
一、判令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清偿原告人民币(利息计算金额)元的欠款本金。
二、判令被告自本案诉讼费产生之日起至清偿完毕之日止,按法定利率支付利息。
通过精心表述利息诉讼请求,可以明确债权人的权益,有利于法院准确裁判,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利息主张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法律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
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9条规定:“债权人请求支付利息的诉讼时效,适用二年诉讼时效。”这意味着利息主张也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从利息产生之日起计算。
一些学者认为,利息并非独立的请求权,而是主债权的附随权利,因此不应适用独立的诉讼时效。他们主张,利息的诉讼时效应与主债权的诉讼时效一致。
对于利息主张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法律依据问题:是否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利息主张适用诉讼时效。
法律逻辑问题:利息作为主债权的附随权利,是否应适用独立的诉讼时效。
目前,中国法律对利息主张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相对明确,司法实践中一般也适用两年诉讼时效。但对于利息主张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仍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