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中,利息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与利息收入的来源密切相关。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个人利息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主要取决于利息收入的来源:
1. 银行存款利息:个人从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属于利息所得,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2. 国债利息:个人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国家不征税,因此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3. 企业债券利息:个人购买企业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属于债券利息所得,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4. 存款合作社存款利息:个人从存款合作社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属于存款合作社利息所得,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5. 海外银行存款利息:个人从海外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属于境外所得,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但可以享受一定额度的免税额。
因此,对于个人利息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根据利息收入的来源进行判断。目前,除国债利息收入外,绝大多数利息收入都属于应税所得,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利息收入需缴个人所得税,为何无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利息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范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利息收入需要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因为利息收入属于被动收入,不需要纳税人投入劳动和智力。
增值税
增值税是一种由生产、流通环节的纳税人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时,按照国家规定的税率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是以商品和服务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
利息收入不属于商品或者服务的增值范畴。利息是借款人为使用他人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其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服务。因此,利息收入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利息收入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因为其属于被动收入。而利息收入不缴纳增值税,是因为其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两者征税依据和征税对象不同。
利息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利息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纳税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利息所得属于综合所得,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为: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 不超过36,000元 | 3% | 0 |
|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 | 10% | 2,520元 |
|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 | 20% | 14,120元 |
|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 | 25% | 34,120元 |
|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 | 30% | 65,120元 |
|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 | 35% | 113,120元 |
| 超过960,000元 | 45% | 216,120元 |
也就是说,个人获得利息收入后,需要按照相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并向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利息收入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利息
国有债券利息
金融债券利息
但需要注意,若纳税人将这些免税利息收入与其他所得合并计算综合所得额,则合并后所得超出免税额的部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利息收入要交个人所得税吗(2019)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利息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利息收入税率
利息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免税范围
以下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存款利息;
企业债券利息;
国债利息。
非免税范围
以下利息收入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借款利息;
信托存款利息;
其他非免税利息收入。
纳税方式
对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利息收入,纳税义务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纳税:
由支付利息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
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对于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纳税人,其利息收入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应及时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免造成税务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