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买房贷款的风险与应对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经人民法院通过生效判决、裁定,强制执行过程中被发现不履行法定义务,拒绝履行或没有能力履行给付义务的被执行人。对于失信被执行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其中包括限制其购买房屋。
因失信被执行人限制购买房屋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该规定明确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包括限制其购买不动产。
失信买房贷款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银行贷款审批难:失信被执行人购买房屋,银行一般会从严把控贷款审批,甚至直接拒绝贷款。
2. 贷款利率高:即使失信被执行人能够获得贷款,银行也会对其加收风险溢价,导致贷款利率较高。
3. 贷款期限短:银行一般会缩短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贷款期限,以降低贷款风险。
4. 影响个人信用:失信买房贷款会进一步损害个人信用,导致在其他金融业务中受到限制。
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来说,想要恢复个人信用,解除贷款限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主动向法院申请执行和解或分期还款,争取尽快还清欠款。
2. 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对法院的执行措施积极配合,如主动申报财产,接受调查等。
3. 建立良好信用记录:在履行法院判决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如按时缴纳水电费、房租等日常开支。
4. 申请信用修复:在信用记录稳定后,可向征信机构申请信用修复,逐步恢复个人信用。
失信被执行人购买房屋受限有法律依据,失信买房贷款的风险较大。失信被执行人需要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逐步修复个人信用,才能解除贷款限制,恢复正常生活。
失信人买房按揭贷款条件
失信人指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员,其信用记录存在问题。对于失信人申请按揭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采取更为严格的审批标准。
条件要求:
征信报告良好:除了失信记录外,失信人还必须提供其他良好的征信证明,如按时还款记录、低负债率等。
收入稳定:失信人需要证明收入稳定,有足够的还款能力。
首付比例高:失信人通常需要支付较高的首付比例,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提供担保:失信人可能需要提供担保人或抵押物,以增强贷款安全性。
还清欠款:失信人必须偿还所有已逾期的欠款,包括造成失信的原因。
解除失信状态:对于已经解除失信状态的申请人,银行会根据其信用恢复情况酌情考虑贷款申请。
注意事项:
不同银行的贷款条件可能有差异,失信人应咨询具体贷款机构。
在申请贷款前,失信人应先修复信用记录,提高征信评分。
即使满足条件,失信人获得按揭贷款的难度仍然较高,需要做好被拒贷的准备。
失信人购买房产后,也要注意按时还贷,避免再次失信。
失信被执行人贷款买房,是违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包括限制贷款买房。
因此,失信被执行人如果贷款买房,不仅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犯罪,面临刑事处罰。
为了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失信被执行人应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积极与法院沟通,争取和解或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只有在履行义务或者与法院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情况下,失信被执行人才能申请解除限制消费措施,恢复贷款买房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