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后的滞纳金怎么算
当还款日过了,贷款人未及时还款,就会产生滞纳金。滞纳金是贷款人逾期还款的罚金,也是对贷款人违约行为的惩戒。滞纳金的计算方式,一般由贷款合同中约定。
常见的滞纳金计算方式有三种:
1. 按逾期金额和天数计算
滞纳金按逾期金额的百分比收取,逾期天数越多,滞纳金越多。如合同约定滞纳金为日息万分之五,逾期10天,滞纳金为逾期金额的0.5%(万分之五乘以10)。
2. 按逾期天数阶梯计算
滞纳金按逾期天数分阶段收取,逾期天数不同,滞纳金率不同。如合同约定逾期1-30天滞纳金率为日息万分之五,31-60天为日息万分之七,逾期60天以上为日息万分之十。
3. 固定费用
滞纳金按固定金额收取,与逾期金额和天数无关。如合同约定滞纳金为100元,无论逾期多少金额、逾期多少天,滞纳金都为100元。
滞纳金的计算方式以贷款合同约定为准。借款人应按时足额还款,避免产生滞纳金。否则,滞纳金会增加还款负担,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逾期后的滞纳金利息计算
逾期是指借款人未按时偿还贷款的本息,而滞纳金则是因逾期而产生的额外费用。滞纳金利息的计算方式如下:
滞纳金率
滞纳金率由贷款机构设定,通常为贷款年利率的一定比例,如 1%-3%。
滞纳金计算周期
滞纳金利息从逾期的第一天开始计算,直到逾期款项还清。
计算公式
滞纳金利息 = 逾期本金 滞纳金率 滞纳天数 / 360
例如:
借款 100,000 元,年利率为 5%
滞纳金率为 2%
逾期 15 天
滞纳金利息 = 100,000 2% 15 / 360 = 13.89 元
滞纳金利息是会随着逾期天数的增加而不断累积的,因此逾期时间越长,产生的滞纳金利息也越多。逾期不仅会增加借款人的财务负担,还可能影响到征信记录。因此,借款人应按时偿还贷款,避免逾期发生。
逾期滞纳金国家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逾期滞纳金的计算标准如下:
银行贷款:年利率的 1.5 倍
其他民间借贷:年利率的 2 倍
计算方法:
逾期滞纳金的计算公式为:
滞纳金 = 本金 × 年利率 × 滞后期数
注意事项:
约定滞纳金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的 2 倍,否则无效。
滞后期数从逾期之日起计算。
如合同中约定了不同于国家规定的滞纳金利率,则以合同约定为准。
司法解释
借款人故意拖延还款,导致债权人因诉讼或执行产生必要的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等,可以据此向借款人主张合理的赔偿。
债权人因催收债务而产生的合理费用,可以向借款人主张。
保护债权人权益
滞纳金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督促借款人按时还款。在实际操作中,借贷双方应明确约定逾期滞纳金的利率和计算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