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逾期承兑会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吗(逾期承兑会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吗为什么)



1、逾期承兑会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吗

逾期承兑是否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情况来判断。

一般而言,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日届满时,应向付款人提示承兑。若付款人在提示承兑时拒绝承兑或无力承兑,持票人应及时向保证人追索。

如果持票人未能在提示承兑时要求付款人承兑,导致票据逾期承兑,则可能会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这是因为,保证人仅在付款人未履行债务时负有担保责任。若持票人未能及时要求付款人承兑,则表明持票人已放弃了对付款人的追索,进而丧失了对保证人的追索权。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持票人逾期承兑,也可能不会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例如:

付款人破产或无力清偿债务;

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即使持票人逾期承兑,保证人仍承担担保责任;

持票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可归责于己的原因,导致无法及时提示承兑。

因此,是否逾期承兑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需要结合《票据法》的规定、保证合同的约定以及具体案情进行综合判断。持票人应及时提示承兑,避免因逾期承兑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

2、逾期承兑会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吗为什么

逾期承兑是指票据持票人未能在票据提示付款期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逾期承兑不会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

《票据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保证过的票据,保证人不论承兑人是否承兑,持票人均无须向保证人提示付款即可行使追索权。”这意味着,只要票据上载有保证人的签章,持票人就可以在票据到期时直接向保证人行使追索权,而无需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逾期承兑只是持票人没有及时向承兑人提示付款的行为,并不影响保证人对债务的承担。保证人是票据上独立的债务人,其债务责任与承兑人的债务责任是独立的。因此,持票人未能及时向承兑人提示付款并不会影响其对保证人的追索权。

《票据法》还规定,保证人享有承兑人所享有的抗辩事由。这意味着,保证人可以在持票人向其行使追索权时,提出承兑人可以提出的抗辩事由。但是,如果保证人没有提出抗辩事由,或者提出的抗辩事由不成立,则持票人仍可以行使对保证人的追索权。

逾期承兑不会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持票人可以在票据到期时直接向保证人行使追索权,而无需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3、逾期承兑会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吗怎么办

逾期承兑是否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

当票据持有人对承兑人逾期承兑时,是否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法定追索权时效

根据《票据法》第八十七条,持票人应在票据到期日起6个月内向承兑人行使追索权,超过时效则丧失对承兑人的追索权。

保证人追索时效

对于保证人,其追索时效与承兑人不相同。《票据法》第九十五条规定,保证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在保证期间向承兑人行使追索权,保证期间为承兑人应承兑之日起30年。

逾期承兑与保证人追索权

如果持票人逾期行使对承兑人的追索权,原则上不会丧失对其保证人的追索权。这是因为:

逾期承兑只是有关承兑人的行为,不会影响保证人对持票人的义务。

保证人的追索时效是独立于承兑人的追索时效而存在的。

建议应对措施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持票人在逾期承兑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及时向保证人发出《催收通知书》,明确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

保留相关证据,以证明已在保证期间向保证人行使追索权。

注意保证人的资产情况,必要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逾期承兑一般不会导致持票人丧失对保证人的追索权。持票人应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4、逾期提示承兑,对承兑人还有没有追索权

逾期提示承兑,对承兑人还有没有追索权

汇票法规定,汇票持票人应在提示承兑期内向承兑人提示承兑。逾期提示承兑,除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外,持票人丧失向承兑人追索票据款项的权利,但仍可以向出票人、背书人和保证人行使追索权。

因此,逾期提示承兑,对承兑人来说,是一种免除债务的抗辩权。承兑人可以凭此抗辩权拒绝向持票人支付票据款项。这一规定旨在保障承兑人的利益,避免因提示承兑逾期而给承兑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逾期提示承兑并不会消灭承兑人的追索权。例如:

承兑人同意逾期提示承兑;

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导致逾期提示承兑;

持票人因承兑人的欺诈行为而逾期提示承兑。

实践中,为了避免逾期提示承兑的风险,持票人应在汇票法规定提示承兑的期限内向承兑人提示承兑。如果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导致逾期提示承兑,持票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证明,以便在必要时向承兑人行使追索权。

上一篇:还完了贷款征信何时消失(贷款还完了征信上什么时候显示结清)


下一篇:欠汽车贷款会坐牢吗(汽车贷款还不上怎么办会坐牢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