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清理是指对报废、闲置或毁损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的过程。其会计分录涉及借方和贷方,具体理解如下:
借方:
固定资产清理:借记本科目,记录清理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
累计折旧:借记本科目,记录清理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贷方:
银行存款、现金:贷记本科目,记录清理固定资产所得的款项。
其他应收款:贷记本科目,记录清理固定资产产生的应收款项(如拆除费用等)。
固定资产清理损益:贷记本科目,记录清理固定资产的损益。如果清理固定资产所得高于账面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则为损益;若低于则为损失。
理解思路:
借方记录清理固定资产的成本(账面原值和累计折旧),表明固定资产的减少;贷方记录清理固定资产的收益(款项、应收款)和损益(盈余或亏损),表明相应经济资源的增加或减少。
举例:
一家企业有一台账面原值为10,000元的机器,累计折旧为5,000元。现该机器报废,清理后获得现金6,000元。
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
借:累计折旧 5,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损益 9,000(10,000-5,000-6,000)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是反映固定资产已提折旧或已摊销部分与固定资产的净值差额的账户。其借贷方向的理解如下:
借方:
出售固定资产时:
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固定资产
报废固定资产时:
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固定资产
盘盈固定资产时:
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其他应收款(盘盈部分)
贷方:
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已提折旧或已摊销部分)
出售或报废固定资产时:
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款部分)、累计折旧(已提折旧部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摊销部分),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盘亏固定资产时:
借记其他应付款(盘亏部分),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理解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贷方向至关重要,因为它反映了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损益情况。通过正确地记录借贷业务,企业可以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固定资产清理的借方和贷方理解
固定资产清理时,借方和贷方记录方式如下:
借方:
累计折旧:记录累计的折旧金额,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价值摊销。
固定资产:记录清理前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即取得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贷方:
清理损益:记录清理固定资产过程中产生的损益,包括出售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收益或损失。
固定资产:记录清理后抵销的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理解方式:
借方:
累计折旧的增加:表明固定资产的使用期增加,其价值得到摊销。
固定资产的减少:清理前的账面净值,表明固定资产正在被出售或报废。
贷方:
清理损益的确认:反映固定资产清理的财务结果,可能是收益或损失。
固定资产的抵销:清理后,抵销该固定资产账面的余额,反映其不再属于企业资产。
通过借方和贷方的记录,可以反映固定资产清理的流程和财务影响。清理损益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表,而固定资产的变更则会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固定资产清理的借方和贷方表示
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会计分录的借方和贷方表示如下:
借方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贷方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处置损益
借方表示
借方表示固定资产清理时已计提的折旧额和固定资产的净值。
折旧是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价值逐渐减少的反映,将其借记表明资产价值下降。
固定资产净值是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残值,也是需要处置的资产价值。
贷方表示
贷方表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处置损益。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在账簿上的价值,将其贷记表明资产已从账簿中移除。
处置损益反映固定资产处置后的盈亏,如果处置时获得的收入大于账面价值,则借记处置损益,如果收入小于账面价值,则贷记处置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的借方表示已计提的折旧和固定资产的净值,而贷方表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处置后产生的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