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卷款潜逃,借款人赎楼款不翼而飞。
近期,多地曝出贷款中介转走赎楼款的恶性事件。借款人辛辛苦苦攒下的一大笔资金,眼看就要赎回房子,却遭遇中介黑手,导致赎楼款不翼而飞。
案例一:小王在一家贷款中介公司办理了赎楼手续,并支付了100万元赎楼款。不久后他发现中介公司人去楼空,他的赎楼款也找不回来。
案例二:李女士在一家贷款中介公司办理了赎楼手续,并支付了80万元赎楼款。中介公司承诺在三天内完成赎楼,但过了三天,李女士发现中介公司已闭门歇业,她的赎楼款也杳无音信。
受害者们纷纷报案,但由于中介公司已消失,追回赎楼款的难度极大。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不法中介公司利用借款人急于赎楼的心理,以低息甚至无息贷款等幌子欺骗借款人,将赎楼款转走后逃之夭夭。
面对这一乱象,借款人在选择贷款中介公司时一定要谨慎,选择信誉好、资质全的正规公司。同时,在支付赎楼款前,一定要核实中介公司的真实性,并签订正规的合同。建议借款人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办理赎楼手续,避免委托中介公司操作。
中介卷款潜逃,贷款资金不翼而飞,不禁让人心生恐慌。面对此类事件,冷静应对是关键。应当立即向警方报案,提供中介姓名、联系方式以及转账记录等证据。同时,联系贷款机构,说明情况并冻结贷款账户,防止资金进一步流失。
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合同、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以证明中介恶意侵吞贷款资金。可以向有关部门求助,如消协、银监会等,请求协助解决问题。
对于中介涉嫌刑事犯罪的,警方会立案侦查,并采取相应措施追回赃款。受害人也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中介赔偿损失。在诉讼过程中,证据充分、准备充分至关重要。
加强风险意识是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在选择中介时,应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机构。在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中介的职责和义务。在办理贷款过程中,警惕中介要求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并定期查询贷款账户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当不幸遭遇中介卷款潜逃时,受害人不必惊慌失措,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权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冷静应对、收集证据、寻求支持,方能有效追回损失,维护自身利益。
近日,一桩贷款中介转介绍案件宣判,涉案中介王某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经查明,王某利用其在银行的工作关系,以办理贷款业务为由,向社会不特定人员吸收存款,并承诺给予高额利息回报。王某将吸收的资金转借给他人牟取非法利益。同时,王某还将客户转介给其他贷款中介,从中收取好处费。
此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侵害了被害人合法权益,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经营罪。法院综合考虑王某犯罪情节、认罪悔罪态度、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此案警示各贷款中介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切勿违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经营。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经营的行为,司法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贷款中介声称走线下,究竟是真是假?
贷款中介在推广业务时,常宣称可以走线下办理贷款,这一说法引起不少人质疑。那么,贷款中介所说的走线下究竟是真是假呢?
合法性存疑
贷款中介所谓走线下,往往是指跳过正规金融机构,通过民间借贷或私下协商等方式为借款人提供贷款服务。这种做法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存在一定风险。
风险隐患
走线下贷款的利息往往高得惊人,借款人不仅要支付高昂的利息,还可能面临借贷合同无效、债务纠纷等问题。走线下贷款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出现纠纷,借款人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正规渠道更安全
虽然走线下贷款看似便利,但潜在风险极大。相比之下,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更为安全可靠。正规银行和贷款机构有严格的审批流程和风控措施,利息也更为合理。
辨别虚假宣传
识别贷款中介虚假宣传的方法有很多。一是查看对方资质,合法合规的中介公司会具备相应的营业执照和从业资格证。二是了解贷款流程,正规贷款都会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审批,不会存在即时放款的情况。三是仔细阅读贷款合同,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不包含任何霸王条款。
贷款中介宣称走线下贷款的说法并不完全真实,其中暗藏着巨大的风险。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借款人应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