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时常会遇到“1分2利息”的说法,那么它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
“1分2利息”指的是借款利息按每月1厘2分来计算,即年利率为12厘,也就是12%。
举例说明:小张向小王借款1万元,约定“1分2利息”,借款期限为1个月。那么,小张需要支付的利息为:
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期限
= 10000 元 × 0.12 × 1 个月
= 120 元
因此,小张需要在1个月后归还小王10120元(1万元本金 + 120元利息)。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1分2利息”的计算方法并不是法定的,民间借贷利率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如果借贷利率过高,则可能构成高利贷,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超过法定利率的部分利息。
在民间借贷时,建议双方签订书面借款协议,明确借款金额、利息、借款期限等重要信息,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民间借贷中常见的“2分利息”是否受法律保护,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审查,一般遵循“两线三区”原则。
“两线”是指“年利率24%”和“年利率36%”。超过年利率36%,无论是否约定,都属于“无效”利息,借款人无需偿还。低于年利率24%,一般视为“合法”利息。
“三区”是指:年利率24%至36%之间,称为“自然利率区”,借款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支付。年利率12%至24%之间,称为“调解利率区”,法院在判决时可以酌情减少利息。年利率低于12%,称为“合理利率区”,法院一般不会干预。
因此,民间借贷利率在“自然利率区”的“2分利息”,即年利率24%至36%,受法律保护,借款人需要按照约定支付利息。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执行时,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调整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