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卡里存钱”陷阱
一些不法贷款中介会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钱打入指定的银行卡中,声称这是为了“验证资金来源”、“提高贷款额度”等。这种做法极有可能是骗局。
正规贷款中介一般不会要求借款人卡里存钱。贷款申请过程中,借款人需要提供收入证明、资产证明等材料,贷款机构会根据这些材料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如果借款人没有相应的资信证明,则很难获得贷款。
不法贷款中介利用借款人急需用钱的心理,以“卡里存钱”的名义骗取钱财。一旦借款人打钱过去,这些中介往往销声匿迹,借款人不仅拿不到贷款,还损失了一笔资金。
因此,借款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贷款中介要卡里存”的谎言。如果遇到此类要求,应立即报警或向银保监会举报。
正规的贷款机构会有明确的贷款流程和收费标准,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借款人卡里存钱。借款人可以通过官方渠道申请贷款,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贷款中介签了合同没下款
贷款中介在签署合同后未及时放款,引发众多纠纷。消费者在选择贷款中介时需谨慎,了解中介资质,并留意合同条款。
常见原因:
资质不全:部分中介机构资质不全或不具备放贷资格。
信息不实:中介人员夸大宣传,隐瞒放款风险或条件。
资金链断裂:中介机构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正常放款。
应对措施:
选择正规中介:选择有正规牌照和良好信誉的中介机构。
仔细审查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放款条件和时限。
保留证据:保留合同、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
及时维权:若中介未按合同放款,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或提起诉讼。
建议:
贷款前充分了解自身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
多比较不同贷款中介的报价和服务。
谨慎对待承诺过高或宣传过度的中介机构。
签署合同前,务必仔细审核合同内容并咨询专业人士。
后续放款过程中,保持与中介的沟通,及时了解放款进度。
借贷时警惕贷款中介让带第三方收款
在贷款过程中,贷款中介可能会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转账至第三方收款账户。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正规的贷款机构一般不会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转账至第三方账户。贷款资金通常会直接汇入借款人的指定账户。如果贷款中介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转账至第三方账户,很可能是遇到了贷款诈骗。
贷款诈骗分子会利用借款人急需资金的心理,诱导借款人将贷款资金转账至第三方账户。一旦借款人转账后,诈骗分子就会消失,借款人将无法收回资金。
因此,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贷款机构。可以通过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查询贷款机构的资质。同时,在转账前,一定要确认收款账户是否属于贷款机构。
如果借款人不幸遇到了贷款诈骗,应该第一时间报警并向贷款机构举报。
贷款中介合法收费范围
贷款中介在提供服务时,可以收取合理的费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贷款中介不得收取超过贷款金额一定比例的费用,具体比例因业务类型而异。
常见收费项目
贷款咨询服务费:贷款中介为借款人提供贷款方案咨询、贷款材料准备辅导等服务,可收取一定的咨询费用。
贷款申请代办费:贷款中介为借款人代办贷款申请手续,可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贷款审批跟进费:贷款中介为借款人跟进贷款审批进度,催办审批结果,可收取一定的跟进费用。
贷款放款居间费:贷款中介促成贷款放款,可收取一定比例的居间费用。
合法收费比例
个人贷款:贷款金额在50万元及以下的,收费比例不得超过贷款金额的1%;贷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收费比例不得超过贷款金额的0.5%。
企业贷款:贷款金额在500万元及以下的,收费比例不得超过贷款金额的1%;贷款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收费比例由贷款中介与借款人协商确定。
注意以下事项
贷款中介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预付费用。
贷款中介收取的费用必须出具正规发票。
借款人应在签订贷款中介服务合同时,仔细了解收费项目和比例。
如发现贷款中介违规收费,借款人可向监管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