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小额贷款公司还的钱能退回来吗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一些违法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高利贷、暴力催收等手段牟取暴利,严重侵害借款人合法权益。
对于违法小额贷款公司借款人已还款的情况,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借款人可以依法要求退还已支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具体途径如下:
1、向监管机构举报
借款人可向当地银保监会或相关执法部门举报违法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违法行为。执法部门将对举报材料进行核查,若发现违法事实,将采取相应措施,包括查封账户、吊销执照等,并责令其退还借款人已支付的资金。
2、提起诉讼
借款人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违法小额贷款公司返还已支付的资金,并赔偿损失。法院将根据借款合同是否合法有效、贷款利率是否超过法定利率等因素进行审理和判决。
3、向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申请更正征信记录
如果借款人因违法小额贷款公司而产生了不良征信记录,可以向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要求更正征信记录。征信中心将对异议申请进行调查核实,若确认存在违法行为,将删除或更正相关不良记录。
需要注意的是,在向监管机构举报、提起诉讼或申请更正征信记录之前,借款人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包括贷款合同、还款记录、催收记录等。同时,借款人应理性维权,避免过度维权或采取暴力手段。
小额贷款违法行为要判几年
小额贷款是指金融机构或小额贷款公司向符合特定条件的自然人和小微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期限较短且主要用于小额生产经营和个人消费的贷款。但需要注意的是,从事小额贷款业务必须依法取得相关经营许可证,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对于非法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可按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其中,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司法实践中,对非法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认定标准是较为严格的。一般而言,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 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或从事小额贷款业务;
2. 吸收公众存款或发放贷款的规模较大,且具有持续性;
3. 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且情节严重。
对于一些违法行为情节较轻的,可能不会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但仍然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如由相关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等。
因此,从事小额贷款业务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勿越界违规。一旦触犯法律,不仅面临着较重的刑罚和罚款,还将对个人和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