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类借方贷方
在复式记账法中,成本类账户是用来记录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成本和费用。根据经济业务发生的性质,成本类账户可分为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
借方账户
待摊费用:记录已支付但尚未摊销完毕的费用,如保险费、租金等。
预付费用:记录已支付但尚未发生的费用,如预付房租、预付利息等。
应付账款:记录企业欠供应商的货款或费用。
原材料:记录企业库存的原材料。
在制品:记录企业生产过程中处于未完成状态的产品。
产成品:记录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等待销售的产品。
贷方账户
原材料领用:记录原材料从仓库领用到生产环节的成本。
制造费用:记录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如人工费、车间费用等。
成本费用:记录已发生并已摊销完毕的各种成本和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记录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金和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记录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其他成本和费用。
举例说明
例如,一家企业购买原材料,记账分录为: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当原材料领用到生产环节时,记账分录为:
借:原材料领用
贷:原材料
当原材料加工成产成品时,记账分录为:
借:产成品
贷:原材料领用、制造费用
成本类科目的借贷方向
成本类科目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支出的 accounting account。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规定,成本类科目通常具有以下借贷方向:
借方增加:
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成本支出:这些支出反映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材料和能源。比如,购买原材料时,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现金或应付账款科目。
制造费用支出:包括工资、折旧、修理费等费用。这些费用是企业日常生产所必需的,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工资、折旧、修理费等科目。
间接费用支出: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这些费用与生产活动间接相关,借记相应间接费用科目,贷记现金或应付账款科目。
贷方增加:
产成品成本:反映企业生产的产成品所耗费的成本。当产成品入库时,借记产成品科目,贷记成本类科目。
在产品成本: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发生的成本,但尚未完成的产品所耗费的成本。当产品继续加工时,借记在产品科目,贷记成本类科目。
其他收入: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其他收入,如废品收入、变卖固定资产收入等。这些收入借记现金或应收账款科目,贷记成本类科目。
成本类科目的借方通常反映成本支出,贷方则反映产成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或其他收入的增加。正确掌握成本类科目的借贷方向对于企业正确核算成本和反映经营成果至关重要。
成本类账户借方贷方增减规则
在会计中,成本类账户分为借方增加、贷方减少的账户和借方减少、贷方增加的账户。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的账户
原材料库存
在制品
产成品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这些账户记录的是企业的资产或债权,借方记录资产或债权的增加,贷方记录资产或债权的减少。例如,当企业购买原材料时,借方增加原材料库存,贷方减少现金。
借方减少、贷方增加的账户
累计折旧
坏账准备
应付账款
预提费用
这些账户记录的是企业的负债或权益,借方记录负债或权益的减少,贷方记录负债或权益的增加。例如,当企业折旧固定资产时,借方减少固定资产,贷方增加累计折旧。
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原材料库存、在制品、产成品等流转资产账户,借方表示流入,贷方表示流出。
对于累计折旧等反向账户,借方表示冲减,贷方表示增加。
掌握成本类账户的借方贷方增减规则对于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非常重要,有助于正确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