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扣除标准2024最新住房贷款
自2024年起,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除标准将发生调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执行口径的补充通知》,住房贷款利息扣除额为每年12000元。
该调整适用于2024年1月1日起取得的住房贷款。纳税人从2024年开始申报2023年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可按照上述标准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除仅适用于用于购买自住住房的贷款利息支出。其中,自住住房是指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所拥有的房屋,用于家庭居住,不包括用于出租、出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目的。
同时,专项扣除标准为每年12000元,是指扣除纳税人所有住房贷款(包括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利息支出总和,不能按照多套住房分别扣除。
此项调整旨在减轻购房家庭的税收负担,支持居民自住住房需求。需要注意的时,专项扣除标准的调整仅针对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其他专项扣除标准(如大病医疗费用扣除、子女教育支出扣除等)保持不变。
2021 年住房贷款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为减轻纳税人负担,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通知》,对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纳税人可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扣除标准
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符合条件的纳税人按以下标准享受扣除:
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除额度为每年 12000 元;
二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除额度为每年 8000 元。
符合条件
1. 纳税人拥有产权住房;
2. 已取得贷款抵押证明;
3. 贷款购买自住住房(包括普通住宅、非普通住宅);
4. 所购住房已竣工验收;
5. 纳税人已实际取得贷款利息支出。
操作方式
纳税人在办理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依据相关规定计算扣除额,并填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表(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注意事项
扣除期限:纳税人按规定偿还贷款期间,可享受相应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专项附加扣除。
购房证明:纳税人需提供购房合同、产权证等相关资料,证明所购住房为纳税人本人居住使用。
贷款证明:纳税人需提供贷款合同、还款凭证等相关资料,证明所取得的贷款用于购置自住住房。
这项政策的出台,减轻了购房者的税收负担,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纳税人专项住房扣除档次
为减轻纳税人住房负担,我国税收政策规定了纳税人专项住房扣除。根据住房面积和居住地类型,该扣除分为不同的档次:
一、普通住宅
90平方米(含)以下:1000元/月
90-144平方米(含):1200元/月
144平方米以上:1500元/月
二、非普通住宅
120平方米(含)以下:500元/月
120-180平方米(含):750元/月
180平方米以上:1200元/月
三、其他扣除标准
租赁住房:每月实际支付房租额且不超过租金标准
住房补贴:每月实际取得的住房补贴额
注意事项:
每户纳税人每年只能享受一套住房扣除
扣除限额不累计跨年
扣除金额从纳税人每月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享受专项住房扣除须满足相应条件,如:纳税人已取得住房的产权、产权人与纳税人为夫妻关系、住房用于自住等。
具体扣除标准以税务机关公布的最新政策为准。纳税人可根据自身住房情况,选择适用的档次享受扣除,减轻税收负担。
专项附加扣除房贷标准
为促进居民购房和减轻购房负担,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关于房贷利息的扣除标准。
扣除条件:
房屋用途为自住
纳税人为房贷借款人
房贷已在纳税年度实际支付
扣除金额:
房贷利息每年最高扣除12000元
夫妻双方均符合扣除条件,可分别扣除12000元
扣除流程:
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时,可根据实际支付的房贷利息填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表》,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
房屋产权证或购房合同
房贷借款合同及还款凭证
注意事项:
若纳税人已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扣除,则不能再享受房贷利息扣除。
房贷利息扣除标准为最高限额,纳税人实际扣除金额可能低于该标准。
对于超过扣除标准的房贷利息,纳税人可通过增加抵押贷款的期限或提前还款的方式降低利息支出,从而提高扣除金额。
专项附加扣除房贷标准的实施,有效减轻了购房者的税务负担,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纳税人应充分利用这一优惠政策,在购房时做好规划,以享受最大化的税收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