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抵累科目借贷方向
备抵累科目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为冲减相关资产而设置的负债性科目。根据会计准则,备抵累科目通常在借方登记贷项,贷方登记借项。
借方登记贷项的情形:
计提备抵:当资产价值下降或发生损失时,通过借记备抵累科目,贷记相关资产账户,从而减少资产账面价值,记录损失。
收回损失或价值回升:当先前计提的损失得到收回或资产价值回升时,通过借记相关资产账户,贷记备抵累科目,冲销先前的损失,恢复资产账面价值。
贷方登记借项的情形:
结转盈余:当资产价值超过账面价值时,通过借记备抵累科目,贷记相关资产账户,将盈余结转到资产账面上。
冲销亏损:当资产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通过贷记备抵累科目,借记相关资产账户,冲销亏损,减少资产账面价值。
实例:
例如,一家公司拥有一幢建筑物,账面价值为100万元。但由于市场价值下跌,建筑物实际价值已降至80万元。此时,公司需通过借记备抵累科目20万元,贷记建筑物账户20万元,以反映资产价值的下降。
注意:
备抵累科目借贷方向的记录必须遵循会计准则和审慎性原则。企业应定期对备抵累科目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和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
备抵科目是不是都是借减贷加?
备抵科目是一类账户,用于记录资产或负债的减值准备金。它们的会计处理规则一般是借方减少、贷方增加,但也有例外。
通常情况下,备抵坏账、备抵存货跌价和备抵应收账款跌价等与资产相关的备抵科目采用借减贷加的原则。当资产减值时,记借备抵科目,记贷资产科目。当资产增值或备抵科目不足时,则记贷备抵科目,记借资产科目。
但是,也有部分备抵科目采用借增贷减的原则,例如:
备抵固定资产折旧:当固定资产折旧时,记借备抵固定资产折旧科目,记贷累计折旧科目。
备抵无形资产摊销:当无形资产摊销时,记借备抵无形资产摊销科目,记贷累计摊销科目。
这些备抵科目之所以采用借增贷减的原则,是因为它们记录的是资产价值的减少,而不是增加。当资产价值减少时,备抵科目会增加,而累计折旧或摊销科目也会增加,从而反映资产价值的真实情况。
因此,备抵科目是否都采用借减贷加的原则取决于具体科目的性质。一般来说,与资产相关的备抵科目采用借减贷加,而与折旧或摊销相关的备抵科目采用借增贷减。会计人员在处理备抵科目时需要根据具体科目遵循正确的会计处理规则。
备抵科目的借贷方如何确定
备抵科目是会计上用于反映资产或负债潜在损失或盈余的科目,其借贷方余额代表的是该项资产或负债的预计损失或盈余。
备抵坏账
坏账准备的借贷方余额表示预计未来账款将收不回的金额。它通常是通过分析客户的信用评级、收款历史和经济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的。
备抵存货跌价
存货跌价准备的借贷方余额反映了存货价值可能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与市场价格比较:如果存货的账面价值高于市场价格,则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以成本或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根据该方法,存货应以成本或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入账。在这种情况下,借贷方余额将等于可变现净值和成本之间的差额。
备抵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准备的借贷方余额表示资产价值已低于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可以是:
根据未来现金流量贴现的金额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
其他可衡量的金额
备抵盈余
在某些情况下,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低于其预计未来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计提备抵盈余,其借贷方余额代表预计盈余的金额。
重要的是要注意,备抵科目通常是基于估计,实际损失或盈余可能与预期不同。因此,需要定期审查和调整这些估计值以确保其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