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有迟延履行利息吗?
在劳动仲裁中,劳动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需要用人单位履行。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时履行裁决确定的义务,劳动者可以请求劳动仲裁机构帮助执行裁决。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用人单位逾期不履行经劳动仲裁机构裁决确定的生效裁决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相当于逾期部分应付金额50%至100%的赔偿金。
即对于迟延履行部分,仲裁裁决确定的款项,劳动者可以请求支付迟延履行利息,即相当于逾期部分应付金额50%至100%的赔偿金。
值得注意的是,迟延履行利息是一种法定利息,由法律规定,劳动者无需在仲裁或执行过程中提出申请,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在判决或裁决中会直接计算并确定迟延履行利息的数额。
因此,在劳动仲裁中,用人单位迟延履行裁决确定的义务,劳动者可以依法请求支付迟延履行利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劳动者在劳动仲裁中胜诉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限为自仲裁裁决书生效之日起六个月内。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十条规定,劳动者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 申请书;
2. 劳动仲裁裁决书正本;
3. 当事人身份证明;
4. 委托代理人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
劳动者应当将上述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七天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受理后,法院将依法采取措施强制被申请人履行仲裁裁决。
强制执行的方式包括:
1. 扣划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其他资金;
2. 查封、扣押、拍卖被申请人的财产;
3. 对被申请人罚款、拘留。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申请人已履行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裁决被依法撤销、变更、宣告无效,则不得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申请延期开庭最长期限
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之规定,劳动仲裁申请延期开庭的最长期限为15日。
申请延期开庭的理由应当正当,如当事人患病、交通事故、无法回避的正当理由等。申请延期开庭应当在开庭前提交书面申请,并附有相关证明材料。
仲裁庭审查申请后,决定是否准许延期开庭。准许延期的,仲裁庭会指定延期开庭的时间。未准许延期的,仲裁庭会按照原定时间开庭审理案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当事人只能申请一次延期开庭。
超过最长期限未申请延期的,视为放弃延期开庭的权利。
仲裁庭认为延期开庭理由不充足的,可以不予准许。
延期开庭后,当事人应按指定时间出席庭审。
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法律规定
当债务人迟延履行时,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以补偿其因迟延而遭受的损失。关于债务利息的法律规定主要有:
债务利息的计算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自债务到期之日起计算。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如果当事人另有约定,从其约定。
债务利息的上限
债务利息的上限不得超过同期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债务利息的免除
债权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非归责于其的原因致使迟延行使债权的,不享有请求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权利。
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请求权
债权人请求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权利,不因债务主张权的消灭而消灭。但是,债权人放弃债权或者免除债务人债务的,丧失该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规定是民法通则和相关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特殊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