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借钱利息作出了明确规定。
借款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LPR是银行对优质客户发放贷款时参考的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发布。当前的LPR分为一年期和五年期两档。
例如,假设目前的五年期LPR为4.65%,那么借款利率最高不得超过18.6%(4.65% x 4 = 18.6%)。
超过法定利率部分的利息无效。
如果借款利率超过法定利率,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
出借人不得要求借款人支付复利。
复利是指利息计算在未偿还本金之上,使利息总额随时间不断增加。民法典明确禁止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支付复利。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防止高利贷泛滥。借款人应在借款前仔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因高利息而陷入债务危机。
民法典:借钱利息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民法典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这意味着,如果借款人与出借人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定上限,那么超过部分的利息将无效,借款人无需偿还。
最高人民法院曾多次发布司法解释,强调民间借贷利息不得超过法定上限。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对超过法定上限的利息部分不予支持。
对于出借人而言,在借出款项时一定要注意利息约定。如果约定的利息过高,即使借款人自愿偿还,法院也会依法认定无效。
同样,对于借款人而言,借款时也要注意利息约定,避免因高利贷而陷入困境。如果遇到高利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处理。
民法典的规定旨在保障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通过对民间借贷利息进行限制,可以有效防止高利贷现象的蔓延,保护借款人的合法利益。
2021年民法典对借款利息计算方式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了以下规则:
一、合同约定利息优先
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利息,则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利息。
二、无约定利率时适用法定利率
借款合同中未约定利率的,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利息按照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借款期间超过一年的,从借款之日起至还款之日,利息按照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计算。
三、计算基数
利息计算基数为借款本金。
四、计算方法
利息计算方法为:利息 = 本金 × 利率 × 借款期限。
五、逾期利息
借款人逾期还款的,应当按照逾期还款金额和逾期天数,并按照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或者法定利率计算应付利息。
六、不得收取复利
借贷双方不得约定复利,但约定了复利并已经支付的,其超过部分可以不予返还。
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关于借款利息计算的规定适用于2021年1月1日以后签订的借款合同。
民法典借钱利息合法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82条规定,借款合同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无效。这意味着,合法利率上限为年利率36%。
举个例子:
如果小明借给小华10000元,约定年利率为20%,那么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利息 = 本金 × 年利率 × 借款期限
利息 = 10000 × 20% × 1 = 2000
因此,小华应支付给小明的利息为2000元。
例外情况:
法律对于借贷利率的规定,仅适用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对于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专业放贷机构,其利率不受36%的限制。但这些机构的利率仍需遵循《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但实际支付的利息未超过年利率36%,则该利率约定仍然有效。
提醒:
在借款时,借款人应仔细阅读借款合同,了解利率约定,避免因利息过高而陷入经济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