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贷买房:认贷还是认房
在商贷买房过程中,购房者常面临“认贷”还是“认房”的困惑。
认贷指的是银行主要考察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与购房次数无关。因此,名下只有一套房,但有多笔信贷记录的购房者可能会被认定为“多贷”,影响贷款额度和利率。
认房则指的是银行主要考察购房者名下的房产数量。名下已有过一套房的购房者,在购买第二套及以上房产时,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往往会提高,提高了购房成本。
一般情况下,首次购房者选择“认贷”模式更为有利,因为此时购房者名下无房产,无需考虑首付比例和利率问题。
多套房者则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认贷”还是“认房”。如果多套房均为自住,且每套房产贷款均已还清或接近还清,则选择“认贷”模式可以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如果多套房中有一套或以上非自住,则选择“认房”模式更为有利,可以避免购买第二套及以上房产时面临更高的购房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购房者可以咨询银行贷款人员,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认贷”或“认房”模式,以优化购房贷款成本。
2020年商贷认房还是认贷?
随着2020年楼市的持续火热,商贷认房认贷政策也成为购房者关注的焦点。
2020年之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实行的是“认房又认贷”政策,即银行在审核借款人申请商贷时,不仅要考虑借款人名下已有的房产套数,还要考虑借款人的贷款记录。
而从2020年开始,部分城市开始试点“认房不认贷”或“认贷不认房”政策。
认房不认贷
认房不认贷是指银行在审核借款人申请商贷时,只考虑借款人名下已有的房产套数,而不再考虑借款人的贷款记录。
认贷不认房
认贷不认房是指银行在审核借款人申请商贷时,只考虑借款人的贷款记录,而不再考虑借款人名下已有的房产套数。
一般情况下,认房不认贷政策对首次购房者和改善型住房需求者更加有利。因为这些群体通常名下只有一套房产,但可能会有其他贷款,如车贷或消费贷。而认贷不认房政策则可以忽略他们的贷款记录,从而提高他们获得商贷的几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城市可能执行不同的商贷认房认贷政策。购房者在申请商贷前,应咨询当地银行或房贷中介,了解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