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巴维克的利息理论
庞巴维克的利息理论是古典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利息理论之一。它认为利息是资本的报酬,资本则是储蓄的产物。
内容
庞巴维克的利息理论的核心内容如下:
利息是资本的报酬,因为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可以增加产出。
资本是储蓄的产物,因为只有储蓄才能增加资本存量。
利息率是由资本的供需决定的。当资本需求增加时,利息率会上涨,而当资本供给增加时,利息率会下降。
利息率反映了社会的时间偏好。社会的时间偏好是指人们对未来消费的重视程度。时间偏好较高时,利息率就会较低,因为人们更愿意放弃现在的消费以获得未来的收益。
特点
庞巴维克的利息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强调利息的生产性。
将利息率与时间的价值联系起来。
认为利息率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偏好。
属于主观价值理论。
庞巴维克的利息理论对后世的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和奥地利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简答题
1. 什么是时差利息?
时差利息是指由于商品生产和消费时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利息,商家提前收到货款,在消费之前拥有资金使用权,相当于借贷资金产生利息。
2. 庞巴维克如何定义时差利息?
庞巴维克将时差利息定义为商品持有者(商家)在消费之前收取的利息,相当于对消费者的临时贷款收取的利息。
3. 时差利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时差利息 = 贷款金额 × 利率 × 贷款期限(以天计算)
4. 时差利息的影响有哪些?
提高商品价格:商家将时差利息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激励商品储备:时差利息为商家持有商品提供激励,促进商品储备,稳定供应。
影响社会福利:时差利息会重新分配财富,从消费者向商家转移。
5.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的意义是什么?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强调了时间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指出即使没有实际资金流动,也可以产生利息。该理论有助于理解商品价格形成、消费行为和经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