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银监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银监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1、银监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

银监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

银监会发布《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规范商业银行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业务。

贷款对象

各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企事业单位,用于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的购置、建造和改良。

贷款期限

贷款期限根据项目建设周期、收益情况和还款能力确定,最长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0年。

贷款额度

贷款额度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的80%,具体比例由商业银行根据项目的性质、收益性、还款能力等因素确定。

贷款条件

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

借款人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

抵押物或质物充足,且变现能力强。

贷款用途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提供银监会认可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

贷款发放

商业银行按照贷款合同约定发放贷款,贷款发放后应及时监督贷款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贷款管理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贷款管理制度,定期对贷款项目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确保贷款安全。

违规处罚

商业银行违反本办法规定,将受到银监会的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暂停新业务或撤销营业执照等。

2、银监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银监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规范固定资产贷款业务,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该办法明确了固定资产贷款的定义、贷款原则、风险管理、贷后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该办法强调贷款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国民经济薄弱环节。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5年,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

该办法规定贷款人应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项目可行性、抵押物价值等,并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制度。贷款人还应对抵押物进行及时评估和更新,确保抵押物价值充足。

该办法要求贷款人加强贷后管理,密切关注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贷款人应定期对借款人进行复核检查,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为固定资产贷款业务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有助于贷款人有效控制风险,促进信贷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该办法的实施将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3、银保监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银保监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该办法对固定资产贷款的定义、贷款用途、风险管理、贷后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明确规定固定资产贷款是指借款人以新增或现有固定资产作抵押,用于取得该固定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贷款。贷款用途限于以下范围: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政策鼓励的其他领域。

办法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对贷款人的信誉、还款能力、抵押物价值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合理确定贷款条件。同时,加强贷后管理,及时掌握贷款人的财务状况和抵押物情况,并采取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

该办法的出台,有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开展固定资产贷款业务,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和个人获得固定资产融资提供了指引和保障,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4、银监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

《银监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旨在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该办法明确了贷款对象、用途、风险管理原则和贷款发放、管理、回收等环节的内控制度要求。重点强调了以下方面:

1. 贷前调查:要求贷款机构对借款人进行充分尽职调查,评估借款人财务实力、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并与担保人、抵质押品价值进行匹配性分析。

2. 风险控制:贷款机构需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对贷款规模、期限、利率、担保措施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及时识别、预警和应对风险。

3. 贷款用途:贷款资金应专项用于经营性固定资产的购置、建设或改造。不得用于土地开发、投机性投资、证券投资等非经营用途。

4. 担保措施:贷款机构应要求借款人提供符合要求的担保,包括抵押、质押、保证等。并对担保品价值进行评估,确保其充足性和变现能力。

5. 贷款回收:贷款机构需制定贷后管理制度,定期审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保障贷款按期足额回收。

该办法的实施将有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管理,提高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严控经营性贷款措施(严控经营性贷款资金违规入楼市)


下一篇:农商银行非本地户口可以贷款吗(农商银行非本地户口可以贷款吗多少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home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