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房提供假离婚证,导致产权不明确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以假离婚的方式规避限购政策而购买的房产,其产权归属往往存在争议。
在我国,房屋产权登记属于物权登记,登记机构根据不动产权属证明进行登记,对第三人具有公示公信力。因此,假离婚后提供的离婚证经过法院的裁判文书认可,在登记机构登记为产权证,该房产的产权信息将显示归属离婚后的配偶所有。
若司法机关或其他相关部门认定离婚证存在假冒伪造等造假行为,或者认定离婚协议因欺诈、胁迫等原因无效,则该离婚证将被撤销或宣告无效。在这种情况下,房屋产权的归属将重新审视。
法院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对房产的产权归属进行认定。一般而言,法院会考虑以下因素:
1. 购房资金的来源;
2. 购房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3. 离婚后夫妻双方对房屋的实际使用和收益情况;
4. 离婚后夫妻双方对房产的各自贡献。
贷款买房提供假离婚证,虽然短期内可能规避限购政策,但一旦被揭露,产权归属存在重大风险。因此,购房者切勿采取此类违法行为,以免自身利益受损。
当贷款买房时使用假离婚证,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
法律后果:
骗取银行贷款罪:使用假离婚证骗取银行贷款属于刑事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伪造证件罪:伪造离婚证是一种伪造证件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诈骗罪:如果利用假离婚证诈骗银行或其他机构,可能会被追究诈骗罪责任,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经济损失:
银行追讨贷款:一旦银行发现借款人使用假离婚证获得贷款,将立即追讨贷款,并可能采取法律程序强制执行。
房屋可能被没收: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房屋可能会被银行没收拍卖。
信用记录受损:使用假离婚证贷款的行为会严重损害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影响未来的贷款申请。
其他后果:
婚姻关系破裂:使用假离婚证可能会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甚至离婚。
家庭财产分割:如果夫妻双方使用假离婚证贷款买房,在离婚时,房屋的分割可能会受到影响。
子女抚养:使用假离婚证可能会影响子女的抚养权和抚养费问题。
因此,在贷款买房时使用假离婚证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经济损失和其他不良影响。借款人应诚实守信,避免采取任何违法行为,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