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贷款重组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完善贷款重组管理机制,保障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贷款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主要内容如下:
一、适用范围
《办法》适用于在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以及借款人。
二、重组条件
借款人因受疫情、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因素影响,导致暂时失去还款能力,但具备恢复还款能力的,金融机构可与其协商进行贷款重组。
三、重组方式
《办法》明确了贷款重组的多种方式,包括:
延长还款期限
调整还款计划
减少贷款本金
减免利息
其他经双方协商一致的重组方式
四、重组流程
1. 借款人申请:借款人提出贷款重组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2. 金融机构审查: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申请进行审查,评估其还款能力和重组的可行性。
3. 协商重组:双方协商确定重组方案,并签订贷款重组协议。
4. 执行重组:按照贷款重组协议执行重组方案。
五、风险管理
《办法》强调金融机构在贷款重组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包括:
审慎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充分评估重组方案的风险
加强重组后贷款的监测和管理
六、其他规定
《办法》还规定了有关重组信息披露、信息查询、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要求。
《办法》的实施将有利于规范贷款重组管理,维护金融稳定,为借款人和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重组机制。
银保监颁布贷款重组管理办法
为规范金融机构开展贷款重组业务,保障金融稳定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中国银保监会发布《贷款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了贷款重组的定义、适用对象、原则和条件,并对重组申请、审查、审批、执行、退出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办法》强调,贷款重组应以支持借款人恢复正常还款能力为主要目的,坚持自愿、协商、依法合规的原则。符合重组条件的借款人应提供有效证明材料,金融机构应根据借款人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重组方案,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强化风险管理,对重组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金融机构应定期监测和评估重组贷款的进展,及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防范重组风险。
《办法》还明确了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要求银保监会加强对金融机构贷款重组业务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建立健全贷款重组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重组业务的合规性。
贷款重组管理办法
省联社
第一条 为规范贷款重组业务,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信贷资产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联社及其所属各级信用社发放的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发生逾期或有逾期风险的情形。
第三条 贷款重组是指在借款人出现逾期或者有逾期风险的情况下,经风险评估和分析研判后,为促进其恢复正常经营,采取展期、减免利息、变更还款方式等措施,对原贷款合同进行调整的行为。
第四条 贷款重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风险为本,审慎经营;
(二)双向协商,合理合法;
(三)分类管理,差异化对待;
(四)规范透明,及时披露。
第五条 贷款重组申请
借款人应向发放贷款的信用社提出贷款重组申请。申请材料包括:
(一)贷款重组申请书;
(二)逾期贷款情况说明;
(三)恢复正常经营的计划;
(四)信用社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六条 贷款重组审批
信用社应在收到借款人申请后,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经营能力、恢复正常经营的可能性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研判,并提出贷款重组方案。贷款重组方案应经信用社贷审会审批同意。
第七条 贷款重组措施
贷款重组措施主要包括:
(一)展期;
(二)减免利息;
(三)变更还款方式;
(四)其他经信用社同意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措施。
第八条 贷款重组后管理
信用社应加强对贷款重组后借款人的跟踪管理,督促其按照重组方案履行还款义务。对于违反重组协议或未能实现重组目标的借款人,信用社应采取相应措施,包括终止重组协议、调整重组措施、采取法律行动等。
第九条 本办法由省联社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