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充本金后利息计算方式
公积金充本金后,利息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两种:
1. 复利计算
复利计算法是指将每一期利息加到本金中作为下一期的本金,然后计算下期的利息。计算公式为:
利息 = 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2. 单利计算
单利计算法是指将利息只按初始本金计算,不会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公式为:
```
利息 = 本金×利率×年限
```
举例说明
假设小明在公积金账户存款10万元,年利率为3%,存款期限为5年。
复利计算法:
第1年利息:100000×3%×1年 = 3000元
第2年利息:103000×3%×1年 = 3090元
第3年利息:106090×3%×1年 = 3182.7元
第4年利息:109272.7×3%×1年 = 3278.18元
第5年利息:112550.88×3%×1年 = 3376.53元
总利息:3000+3090+3182.7+3278.18+3376.53 = 15927.44元
单利计算法:
总利息:100000×3%×5年 = 15000元
可见,复利计算法下的利息收益高于单利计算法。这主要是因为复利计算法将利息计入本金,从而使得下一期的利息计算基础更大。
公积金充本金后利息计算方法:
1. 计算累积利息:
累积利息 = 已分摊的公积金余额 × 年利率 × 分摊期限
2. 增加本金:
新本金 = 原本金 + 累积利息
3. 计算新利息:
新利息 = 新本金 × 年利率 × 分摊期限
4. 重复计算:
按照上述步骤,继续计算后续每个分摊期的利息,直至公积金账户余额为零。
举例:
假设小明公积金账户余额为 100,000 元,年利率为 3%,分摊期限为 12 个月。
第 1 个月:
累积利息 = 100,000 元 × 3% × 1/12 = 250 元
新本金 = 100,000 元 + 250 元 = 100,250 元
第 2 个月:
新利息 = 100,250 元 × 3% × 1/12 = 250.75 元
以此类推,小明最终的利息总额为:250 元 + 250.75 元 + ... + 300.93 元 = 3,600 元
公积金充本金后,利息计算方式如下:
每月利息 = 本金余额 × 利率 × 月份数
其中:
本金余额:包括初始公积金余额和已充入的本金
利率:公积金账户的年利率
月份数:计算利息的月数,通常为1个月
每月公积金余额 = 上月公积金余额 + 存入额 + 利息 - 提取额
示例:
假设你初始公积金余额为10,000元,每月存入500元,年利率为3%。
第1个月:
本金余额:10,000元
利率:3%/12 = 0.25%
月份数:1
利息:10,000元 × 0.25% × 1 = 25元
第2个月:
上月公积金余额:10,000元 + 25元 = 10,025元
本金余额:10,025元 + 500元 = 10,525元
月份数:1
利息:10,525元 × 0.25% × 1 = 26.31元
依此类推,随着本金余额的增加,每月利息也会相应增加。
注意:
公积金利率通常较低
提取公积金会减少本金余额,影响利息计算
部分地区或公积金管理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利息计算方式,请以当地规定为准
公积金冲本金后,每月划入还款账户的金额会减少,进而导致每月需还利息的本金减少。因此,当公积金冲本金后,每月需还的利息也会相应的减少。
具体来说,在公积金冲本金前,每月需还利息的本金为贷款本金;而在公积金冲本金后,每月需还利息的本金则为剩余贷款本金。由于公积金冲本金减少了剩余贷款本金,因此每月需还的利息自然也会减少。
以贷款100万元、贷款期限为20年、贷款利率为5%的等额本息贷款为例:
公积金冲本金前:每月需还利息约4167元,每月需还本金约2083元。
公积金冲本金后:每月划入还款账户的金额减少,假设每月减少1000元,则剩余贷款本金为990000元。每月需还利息约4114元,每月需还本金约2086元。
由此可见,公积金冲本金后,每月需还利息有所减少。这对于减轻还款压力,有利于提前还清贷款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