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支行践行普惠金融,采取多措并举,促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
1. 优化贷款产品体系
支行针对不同行业和小微企业特点,创新推出微贷快e贷、信e贷、普惠快贷等贷款产品,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多元化融资需求,降低融资门槛。
2. 提升信贷审查效率
支行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信贷模型,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同时,开展上门调查、走访了解,深入了解客户经营状况,有效降低贷款风险。
3. 减费让利惠企
支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优惠利率,减免手续费,减轻融资成本负担。还通过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4. 加强对公对私联动
支行充分利用集团化优势,与对公业务协同合作,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例如,对有结算流水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线上贷款申请、自动授信等便利。
5. 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支行建立专业的小微金融服务团队,提供一对一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客户选择适合的贷款产品,指导客户合理使用贷款资金,保障贷款安全。
通过以上举措,工商银行支行有效加大普惠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行普惠金融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工行普惠金融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数字普惠、生态普惠、特色普惠”发展理念,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使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一、发展目标
2021年,工行普惠金融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积极推进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普惠贷款增量超亿元
普惠存款余额超过亿元
普惠金融服务覆盖县域超过家
普惠金融客户数突破户
二、重点任务
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完善服务网络,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重点下沉服务重心,加大对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力度。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降低融资门槛,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涉农产业的信贷支持,解决其融资难题。
深化数字普惠金融。依托金融科技,推行线上化普惠金融服务,提高服务便捷性,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普惠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贷风险识别、评估和管控,确保普惠金融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优化服务体系。打造专业化的普惠金融人才队伍,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普惠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行普惠金融工作,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加大资源投入。加大资金、技术等资源投入,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可行的普惠金融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各级机构积极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工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意义
普惠金融旨在为缺乏传统金融服务的人群提供便捷、可负担的金融服务。工商银行(工行)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重大意义。
覆盖广泛的客户群体
普惠金融使工行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和低收入群体。通过提供符合其特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工行帮助这些群体参与经济活动,改善其财务状况。
促进经济增长
小微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咨询服务,工行支持其发展,促进创业和创造就业机会。这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总体增长。
缩小贫富差距
普惠金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为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增强他们的经济能力。通过纳入金融体系,他们可以获得更多机会和资源,从而提高社会流动性。
提升金融稳定性
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金融稳定性。为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分散了金融风险,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通过覆盖未充分服务的群体,工行降低了金融排除对经济的潜在影响。
增强社会凝聚力
普惠金融促进了社会凝聚力。为所有群体提供公平的金融服务,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包容和公平的社会。通过加强经济机会和提高生活水平,普惠金融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促进和谐稳定。
工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重大意义。它覆盖了广泛的客户群体,推动经济增长,缩小贫富差距,提升金融稳定性,增强社会凝聚力。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工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持续努力,将为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平等和繁荣的社会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