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的房屋,还在还贷款期间,却离婚了。这笔贷款,到底应该由谁来偿还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婚内夫妻双方共同还贷的房产,属于共同财产。离婚后,房产的处理和贷款的偿还,需根据以下情况确定:
1. 房产分割明确:如果离婚协议中明确了房产的分割,则贷款也应按照分割比例进行偿还。例如,房产归一方所有,则该方继续偿还贷款;房产按比例分割,则双方按比例偿还贷款。
2. 房产分割不明确:如果离婚协议中未明确房产分割,则房产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应依法进行分割。此时,贷款的偿还也应按照分割比例进行。如果无法分割房产,则可以将其出售,所得款项再进行分割。贷款剩余部分,由所得款项中优先偿还。
3. 一方放弃房产:如果一方放弃房产,则另一方可以单独取得房产的所有权。此时,贷款也由取得房产所有权的一方继续偿还。
需要强调的是,离婚后贷款的偿还并不影响房产的归属。即使离婚后一方继续偿还贷款,也不能改变房产的共有或归属关系。如果只有一方继续偿还贷款,而另一方未按时偿还自己应承担的部分,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还款义务。
当夫妻俩在还贷期间离婚时,房产处理方式受以下因素影响:
还贷来源:
房贷由双方共同偿还:
双方协商进行房屋分割或出售,并将房产价值用于偿还贷款。
双方协商由一人继续还贷,另一方退出房产。
房贷由一人偿还:
房贷偿还人继续拥有房产,另一方没有房产权益。
另一方可要求分割房产价值的一半(不包括已还贷部分)。
房产价值:
房产增值:双方协商分配房屋增值收益。
房产贬值:双方协商共同承担房屋贬值损失。
离婚协议:
离婚协议中应明确约定房产分配、贷款偿还方式、债权债务分配等事项。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诉讼解决。
具体处理步骤:
1. 协商房产分配方案。
2. 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将房产分配至相应一方名下。
3. 共同偿还或分配贷款余额。
4. 签订补充协议,明确房产分割后的贷款偿还责任和债权债务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房产分割涉及法律和经济问题,建议双方在专业人士(如律师、会计师)的协助下进行处理,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夫妻在还贷期间离婚后,房屋的处理方式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共同还贷部分:
房产价值按照夫妻双方的还贷比例进行分割。
未结清的贷款余额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或协商分摊。
一方还贷部分:
如果一方在婚前或婚后个人出资购买房产,未结清的贷款余额属于个人债务。
另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个人还贷的部分,可以要求返还或在分割房产价值时予以补偿。
协议约定:
夫妻双方可以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房屋的分割方式,优先考虑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
司法处理:
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法院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进行判决:
房产价值
夫妻双方的经济状况
子女抚养权
出资和还贷情况
具体处理流程:
1. 夫妻双方协商或通过诉讼确定房屋分割比例。
2. 按照分割比例偿还或分摊未结清的贷款余额。
3. 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将房屋产权变更至适当一方名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原则,实际判决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建议夫妻双方在离婚前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妥善处理房屋分割问题。
夫妻共同购买的房产,在还贷期间离婚,房产如何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 协议分割:
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分割房产,明确产权归属和各自承担的贷款。协议需公证,并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2. 法院判决: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出资情况、还款情况、婚姻存续期间对房产的贡献等因素,综合考虑后作出判决。
3. 共同还贷:
离婚后,夫妻双方仍可以共同承担房产贷款。但需要注意,贷款的发放人为双方共同,如果一方拒不还款,另一方应及时联系贷款机构协商处理。
4. 中途退出:
如果一方退出房产,则需将自己名下的产权份额转让给另一方或由另一方买断。转让或买断均需重新办理相关手续,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5. 其他情况:
还贷期间如果一方死亡,其名下房屋产权份额将归属于继承人所有,继承人需共同偿还贷款。如果一方婚前购买房产并婚后共同还贷,离婚时房产一般归婚前购买一方所有。
夫妻离婚后房产的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协商解决。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