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周期怎么算的?
征信周期是指征信报告上的信息保持有效的时间段。一般情况下,征信周期的计算方法如下:
信用记录的保留期限: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规定,信用记录自结清之日起保留5年。
不良记录的保留期限:对于逾期超过90天的不良记录,保留时间延长至7年;对于其他不良记录,保留5年。
长期逾期记录的保留期限:对于逾期时间超过5年的不良记录,保留时间延长至10年。
举例:
假设有一笔贷款记录,贷款结清日期为2023年3月15日,信用记录保留期限为5年,则该记录的征信周期为:
起始日期:2023年3月15日
结束日期:2028年3月15日
需要注意的是:
征信周期仅指征信报告上信息的有效时间,不影响相关记录对个人信用状况的影响。
信用记录查询次数过多会导致信用评分下降,因此建议谨慎查询征信报告。
个人可以随时申请免费获取自己一份征信报告,及时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
征信周期查询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征信机构对个人征信报告进行查询的频率或次数。通常,每家征信机构会有自己的征信周期,例如一个月或三个月一次。
征信周期查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硬查询:当金融机构或贷款人为了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而查询征信报告时,则视为硬查询。硬查询会被记录在征信报告上,并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个人信用评分。
软查询:当个人或企业出于非借贷目的查询征信报告时,例如为了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或申请信用卡时,则视为软查询。软查询不会记录在征信报告上,也不会影响信用评分。
征信周期查询过多可能会对信用评分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硬查询。在短期内多次硬查询会被征信机构视为负面行为,表明个人可能在急需资金或信用不佳。因此,在申请贷款或其他信贷产品之前,应尽量避免频繁查询征信报告。
以下是一些管理征信周期查询的小技巧:
定期检查自己的征信报告,了解查询情况。
区分硬查询和软查询,避免不必要的硬查询。
不要在短期内申请过多的贷款或信用卡。
如有必要,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纠正任何不准确的查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