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施的“认房认贷”政策对购房者的影响
“认房认贷”是指在个人贷款申请时,银行不仅要考察借款人名下已有的住房数量,还要考察借款人名下的住房贷款数量。
在上海,“认房认贷”政策已于2022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政策规定,个人名下有1套住房且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为首套房。个人名下有1套住房且未结清购房贷款的,或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为二套房。个人名下同时有商贷记录和公积金贷款记录的,视为二套房。
“认房认贷”政策的实施对购房者产生了以下影响:
一是首付比例提高。对于二套房购房者,首付比例将提高至50%,这意味着购房者需要支付更多的首付。
二是贷款利率上浮。对于二套房购房者,贷款利率将根据其征信记录、还款能力等因素上浮一定比例。
三是购房资格受限。对于名下已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购房者,将无法再获得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这意味着其购房资格受到限制。
“认房认贷”政策的目的是抑制投机炒房行为,稳定楼市。购房者在购房前应充分了解该政策的规定,避免因政策变化而影响购房计划。
认房认贷政策是上海市针对个人住房贷款推出的政策规定,具体含义如下:
认房:
指在上海贷款购房时,需要将家庭名下在上海拥有的所有住房纳入考虑范围。
不管住房是否已结清贷款,都会计入认房数量。
认贷:
指贷款人在上海申请个人住房贷款时,需要将正在偿还的住房贷款(包括已结清贷款)都纳入考虑范围。
不管贷款是否用于上海市内的住房,都会计入认贷数量。
具体影响:
对于拥有多套住房或正在偿还多笔贷款的人来说,认房认贷政策会增加贷款难度,贷款额度可能会受到限制。
对于首次购房者或住房贷款已经结清的人来说,认房认贷政策影响不大。
认房认贷政策的意义:
抑制炒房行为,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促进住房公平,让更多无房者能够买得起房。
减轻个人住房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上海贷款认房认贷最新政策
2023年,上海市住房信贷政策再次调整,实行“认房又认贷”的新规。具体内容如下:
认房又认贷
所谓“认房又认贷”,是指在计算个人贷款资质时,不仅考虑其已拥有的住房套数,还考虑其已有的贷款笔数。
已购房贷
首套房贷:贷款余额按40%计入负债
二套房贷:贷款余额按60%计入负债
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贷款余额按100%计入负债
已还清房贷
已还清首套房贷:不计入负债
已还清二套房贷:还清后满5年,不计入负债
已还清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不计入负债
影响
新政下,购房者的贷款额度将有所减少,特别是二套房及以上购房者。
建议
购房前先计算负债率
尽量减少贷款笔数
提前还清房贷,避免影响后续贷款资质
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可考虑公积金贷款,利率更低
2020年上海实施新的认房认贷政策,对在沪购房者的资格和贷款条件进行了调整。
认房
已结清购房贷款或者已结清公积金贷款,且无其他未结清购房贷款或未结清公积金贷款的,视为无房。
拥有1套住房且结清购房贷款或已结清公积金贷款的,视为有1套住房。
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视为有2套及以上住房。
认贷
拥有1笔及以上未结清个人住房贷款或未结清个人商用房贷款的,视为有贷款记录。
拥有1笔及以上已结清个人住房贷款或已结清个人商用房贷款的,视为无贷款记录。
贷款条件
首次购房且认房又认贷的家庭,首付比例不低于35%。
第二次及以上购房且认房又认贷的家庭,首付比例不低于50%。
在沪无户籍且认房又认贷的家庭,贷款利率上浮10%。
该政策旨在抑制投机性购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刚需购房者的权益。购房者在申请贷款前应仔细了解政策内容,合理规划购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