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社会至今已有数年,我从未有过任何借贷经历。因此,当接到声称我逾期未还贷款的电话时,我感到十分错愕。
对方信誓旦旦地报出一串数字,宣称这是我的逾期金额。我极力否认,并反复强调自己从未向任何机构借过款。对方态度强硬,声称我抵赖债务,并将追究法律责任。
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威胁,我选择报警。警察经过调查,确认我确实没有借款记录,对方提供的号码也不存在。我这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手法高明,骗子往往会以各种名义联系受害者,伪装成银行或贷款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会利用受害者的恐慌心理,声称如果不还款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因此,接到陌生来电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对方的任何说辞。如果对方要求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请立即挂断电话并报警。
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需要我们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贪图小便宜。如果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报警,及时止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接到催收电话,对方称我贷款逾期,但我从未借过钱。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冷静应对,采取以下步骤:
1. 保持冷静,核实身份
接到催收电话时,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慌张。询问对方公司、姓名和相关信息,以便核实对方身份。
2. 明确否认,说明情况
明确告知对方自己从未借过钱,并向对方解释情况。如果对方继续坚持,要求提供相关证据,例如借款合同、还款记录等。
3. 及时冻结账户,报警
为了避免损失,建议及时冻结自己名下的银行账户。同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提供催收人员的详细信息、通话记录等证据。
4. 保存证据,申诉
将通话录音、短信记录等证据妥善保存。如有必要,可以向借贷平台、相关监管机构申诉,提交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5.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情况复杂,可以考虑寻求律师或相关机构的专业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
切勿向催收人员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例如银行卡号、密码等。不轻信对方提供的所谓“还款链接”或“解决方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我是某借贷平台的逾期用户,让我立即还款。我顿时蒙了,我根本没有在该平台借过款,更谈不上逾期。
我向对方解释,自己从未借过款。但对方不依不饶,说系统显示我已逾期,还威胁要上门催收。我气愤不已,要求对方拿出证据证明我借了款。
对方却搪塞说证据会在催收过程中提供。我质问对方为什么不直接把证据给我,对方却支支吾吾,说这是公司规定。听到这里,我更加怀疑这是一个骗局。
我挂断电话,并向有关部门举报了这个可疑号码。没想到过了几天,又接到一个自称是催收公司的电话,再次要求我还款。我再次表明我没有借过款,并要求他们停止骚扰。
这次,催收公司态度强硬,说不管我是否借过款,我的信息都被冒用了,他们要向我追讨欠款。我彻底愤怒了,我从未授权任何人使用我的信息,更不会为别人的债务负责。
我向警方报案,并要求平台调查此事。经过调查,发现我的信息确实被盗用,有人冒用我的身份在该平台借了款。警方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我也在配合警方提供线索。
在此提醒大家,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给他人。如果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声称自己有未还的债务,一定要谨慎对待,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接到自称贷款机构的电话,说我没有借款却逾期了,我该怎么办?
1.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冷静应对。
2. 核实信息:询问对方我的姓名、身份证号、贷款金额等详细信息,并要求对方提供相关证据。
3. 联系贷款机构:直接致电或前往贷款机构核实情况,确认是否有逾期记录。
4. 提交异议申诉:如果贷款机构确认没有逾期,立即向对方提交异议申诉,并要求出具书面证明。
5. 保留证据:记录通话时间、内容以及对方提供的任何信息,以备后续维权。
6. 举报不法行为:如果对方提供的信息明显失实,或存在骚扰、恐吓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或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7. 保护个人信息:注意保护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谨防身份盗用。
8. 冻结相关账户:如果担心账户被盗用,可联系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相关账户。
9. 征信修复:如果个人信用报告中存在错误信息,可联系信用报告机构提出纠正或异议。
10. 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尤其是涉及贷款、资金转移等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