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认房认贷政策
广州市政府于2023年2月10日发布了《关于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了“认房认贷”政策的调整。
什么是认房认贷?
“认房认贷”是指银行在审批个人住房贷款时,会根据借款人的已购房情况和贷款记录来确定其贷款资格和贷款额度。
广州认房认贷政策调整内容
根据调整后的政策:
首套房认定标准调整:将无房户和拥有1套住房但已结清贷款的户籍家庭,认定为首套房。
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拥有1套住房且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购房首付比例调整为40%。
二套房认定标准调整:拥有1套住房(不管是否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购房不再认定为二套房,以首套房贷款政策执行。
政策影响
此政策调整将有利于以下群体:
无房户:更容易获得贷款资格和更低的首付比例。
拥有1套房但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购房不受二套房政策限制,享受首套房贷款政策。
改善型住房需求:降低购房成本,促进住房消费升级。
需要注意的是:
政策调整不适用于非广州户籍居民。
政策调整不影响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如“人才购房”政策。
银行可根据自身风险管理要求,对具体贷款申请进行审批。
广州认房认贷政策始于2021年7月29日。该政策规定,自该日起,个人申请住房贷款时,银行将根据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名下已拥有的住房情况,确定其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具体而言,对于首次购房且无房贷记录的家庭,首付比例为30%;对于第二次及以上购房且无房贷记录的家庭,首付比例为40%;对于有房贷记录的家庭,首付比例为50%。
在认贷方面,该政策规定,申请人家庭月收入与月供的比例如低于50%,则视为合格;如高于50%,则视为不合格。
认房认贷政策的出台,旨在抑制投机性购房,稳定楼市,保障刚需购房者权益。自政策实施以来,广州楼市出现了一定降温,购房需求更加理性。
广州2020年认房认贷政策
根据广州市住建局最新政策,自2020年3月23日起,广州市实行如下认房认贷政策:
本地户籍居民
第一套住房:首付比例30%,贷款利率按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执行。
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50%,贷款利率上浮10%。
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不得贷款。
非本地户籍居民
无房:首付比例50%,贷款利率按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执行。
有房:首付比例70%,贷款利率上浮10%。
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不得贷款。
认房认贷标准
认房认贷均以购房者名下在广州市登记的住房为准,包括已购且已结清贷款的住房。
购房者与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在广州市拥有的住房,视为购房者本人拥有的住房。
商业用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等不计入认房认贷范围。
贷款认定
购房者名下的所有住房贷款余额,均计入贷款认定范围。
已结清的住房贷款,不计入贷款认定范围。
购房者与配偶名下的住房贷款余额,合并计入贷款认定范围。
商业用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等贷款余额,不计入贷款认定范围。
其他规定
本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核查购房者住房和贷款信息的,由住建部门负责。
本政策对已签订购房合同,并于2020年3月23日前经房地产管理部门网签备案的住房交易,不溯及既往。
广州“认房认贷”政策催高首付
广州近期出台的“认房认贷”政策引发市场热议,该政策规定,个人新购住房时,家庭名下无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有一套房的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停贷。
业内人士指出,该政策对具有多套房产的购房者影响较大,其房贷首付比例大幅提升。以两套房为例,过去首付比例一般为30%,现在则必须达到50%,首付金额直接增加了一半。
政策出台后,广州多家银行悉数暂停二手房“接力贷”业务,对二手房市场造成一定影响。有购房者反映,以前卖一套房凑首付买另一套房相对容易,现在则需要准备更多的首付资金,难度加大。
专家表示,“认房认贷”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抑制投机炒房行为。但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首付比例大幅提升也会增加购房成本,加重其财务负担。
业内人士建议,购房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应理智购房,做好充分的资金准备。同时,也可考虑降低购房目标或选择更小面积的住房,以减轻首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