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判决后,借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将面临失信后果。根据相关规定,失信行为一般会录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即俗称的“失信名单”或“黑名单”。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更新周期一般为每季度一次。判决生效后,借款人未按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应当在十五日内向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报送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也就是说,法院判决生效后,最快在十五日内,借款人的失信信息就会被录入名单库。
被录入失信名单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限制担任法人或高级管理人员等。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信息会向社会各界公开,影响其个人或企业信誉。
因此,借贷双方在借贷时应谨慎对待,量力而行,避免发生借款纠纷。如果发生纠纷,应及时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避免因判决后不履行义务而造成失信后果。
民间借贷案件判决下来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判决已经生效
生效判决是指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经过法定期限(一般为十天)后,没有发生上诉或抗诉,或者上诉、抗诉后上级法院维持原判决的判决。
生效判决下来后,申请人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二种情况:判决未生效
未生效判决是指判决书送达后,还没有经过法定期限,或者上诉、抗诉后,上级法院还没有做出裁定的判决。
未生效判决不能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人需要等待判决生效后,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申请强制执行前,申请人应准备好必要的材料,包括:
生效判决书或调解书
执行申请书
相关证据材料(如借条、欠条等)
法院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出具执行通知书,并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