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利息怎么做账
诉讼利息是指因诉讼行为而产生的利息支出,主要包括判决利息和迟延利息。
判决利息
判决利息是指诉讼过程中,由法院判决承担的利息支出。判决利息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至债务清偿完毕之日止。判决利息的计算基准为债务本金,利率为法定基准利率。
迟延利息
迟延利息是指诉讼前债务人迟延履行到期债务而产生的利息支出。迟延利息从债务人迟延履行债务之日起计算,至债务清偿完毕之日止。迟延利息的计算基准为债务本金,利率为法定基准利率的1.5倍。
会计处理
诉讼利息在做账时,应记入以下相关科目:
借:诉讼费(费用类科目)
贷:应付利息(负债类科目)
具体账务处理示例
若一家公司在诉讼中被判决支付100万元本金及利息,其中利息为10万元,则会计分录为:
借:诉讼费 10万元
贷:应付利息 10万元
注意事项
诉讼利息的计算应依据法院判决或有关法律规定。
诉讼利息的入账时间为债务人收到法院判决或有关法律文书之日。
诉讼利息不得计入税前扣除。
诉讼所得利息的分录处理
诉讼所得利息是指企业因诉讼胜诉或调解而取得的利息收入。对于诉讼所得利息的分录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可分为以下两种:
1. 诉讼中已确认的利息收入
如果企业在诉讼过程中已确认了利息收入,则应在收到利息时进行如下分录: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2. 诉讼后取得的利息收入
如果企业在诉讼后才取得利息收入,则应在收到利息时进行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收入
贷:现金/银行存款
注意:对于已经确认的利息收入,不可在诉讼后重复入账。
分录示例:
假设企业在诉讼中已确认利息收入 100 万元,收到利息时进行如下分录:
借:现金 100 万元
贷:应收利息 100 万元
如果企业在诉讼后才收到利息收入 50 万元,则进行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收入 50 万元
贷:现金 50 万元
诉讼利息账务处理
诉讼利息是指法院判决败诉方支付的胜诉方因诉讼所造成的实际损失的利息。其账务处理如下:
1. 胜诉方
借:应收诉讼利息
贷:其他应收款
2. 败诉方
借:其他应付款
贷:应付诉讼利息
3. 支付诉讼利息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4. 收取诉讼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诉讼利息
注意:
诉讼利息的计息起点一般从诉讼请求被法院受理之日起。
诉讼利息的计算利率一般参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
诉讼利息通常在判决或调解生效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