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在会计分录中遵循以下借贷方向:
营业外收入: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获得的收入,例如利息收入、股息收入、投资收益等。
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贷:现金
或贷:其他应付款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支出,例如罚款、诉讼费、资产减值损失等。
遵循这些借贷方向,可以正确记录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不属于企业的主营业务,因此不会计入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而是另行计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以反映企业其他方面的财务状况。
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的借贷方向
营业外支出
性质: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
借方:损益表中,贷方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营业外收入
性质: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收入
贷方:损益表中,借方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借贷方向规则
营业外支出增加,损益表借方增加,贷方不变。
营业外收入增加,损益表贷方增加,借方不变。
示例
例1:企业因处置闲置资产而发生损失 50 万元,则记账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例2:企业收到政府补助 100 万元,则记账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00
注意:
营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入一般在损益表中单独列示,不参与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
营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入的借贷方向与损益表中的收入和支出方向相反。
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借贷方向
在会计核算中,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发生在企业正常业务活动之外的收入和支出。其借贷方向主要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来确定。
营业外收入
记入贷方:当企业取得营业外收入时,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主要反映在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账户。
营业外支出
记入借方:当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主要反映在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账户。
具体情形
收到营业外投资收益:借:银行存款/现金,贷:营业外收入
支付营业外罚款:借:营业外支出,贷:银行存款/现金
出售固定资产获得的收益:借:银行存款/现金,贷:营业外收入
发生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并不参与主营业务活动,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没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其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方便相关方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营业外收入在会计科目中属于“其他收益”类,其借贷方向为贷方。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取得的收入,可以分为其他收益和利得两个子科目。其他收益主要包括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收益、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等。利得主要包括汇兑收益、投资收益等。
当企业发生营业外收入时,需要将收入记入“其他收益”科目的借方,同时将相应的对价记入贷方。例如,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时,将处置所得记入“其他收益”的贷方,同时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
需要注意的是,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有着本质的区别。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而营业外收入则是企业在非正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因此,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区分开来,并分别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