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信用卡贷后风险管理工作由以下主体实施:
信用卡中心:
负责贷后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监控和评估信用卡账户的风险状况。
采取适当的风险缓释措施,包括逾期催收、账户冻结和法律诉讼。
风控部门:
协助信用卡中心制定贷后风险管理策略。
独立审查信用卡账户的风险状况,提出风险评估意见。
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保障贷后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运营部门:
执行贷后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逾期催收、账户处理和法律诉讼等环节。
负责收集和分析客户信息,为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合规部门:
监督贷后风险管理工作的合规性。
确保风险管理措施符合监管要求和内部规定。
外部机构:
与征信机构、催收公司等外部机构合作,获取客户信用信息和协助催收工作。
各主体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实施贷后风险管理工作,确保信用卡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邮储信用卡贷后风险管理工作由总行统一实施,负责制定贷后风险管理总体规划、政策和流程,以及对分支行贷后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总行贷后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制定贷后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制度,指导分支行开展贷后风险管理工作;
监测和评估贷后风险情况,及时提出预警和应对措施;
审计和检查分支行贷后风险管理工作,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
开展贷后风险管理培训,提升分支行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
与其他部门协作,加强贷后风险信息共享和联动管控。
分支行贷后风险管理工作在总行统一指导下开展,主要职责包括:
实施总行制定的贷后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对信用卡客户进行贷后管理;
监测和评估信用卡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及时识别和预警潜在风险;
对逾期客户进行催收管理,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其还款;
审核和批准信用卡客户的还款计划,妥善处理不良贷款;
收集和分析贷后风险信息,及时向上级行汇报。
总行与分支行分工协作,形成全行统一的贷后风险管理体系,保障信用卡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邮储信用卡贷后风险管理工作由风险管理部门实施。
风险管理部门是邮储银行负责管理和控制信用卡贷后风险的职能部门。其职责包括:
贷后风险识别:识别和评估信用卡持卡人可能出现的贷后风险,如逾期、违约等。
贷后风险监控:持续监测信用卡持卡人的账户活动,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信号。
贷后风险处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贷后处置措施,如催收、重组等,以控制和化解风险。
风险管理部门通常与其他相关部门协作,如信贷部门、运营部门和法律部门,共同制定和实施贷后风险管理策略,确保信用卡业务安全、稳健运行。
邮储银行采取全面的贷后风险管理体系,包括:
风险分级管理:根据持卡人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贷后管理措施。
预警模型监控:建立预警模型,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持卡人。
多渠道催收: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催收,提高催收效率。
法律追索:对于恶意逾期或违约的持卡人,采取法律追索手段,保障银行的合法权益。
通过完善的贷后风险管理体系,邮储银行有效控制和化解了信用卡贷后风险,维护了银行和持卡人的利益,为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及防范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为了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邮储银行采取了以下措施:
加强贷前审查
建立完善的贷前审查制度,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重点考察其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偿还能力和抵质押物价值。
优化信贷产品设计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客户群体特点,设计差异化的信贷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降低因产品不匹配而产生的风险。
严格贷款发放管理
严格执行贷款发放流程,确保贷款投向真实合规,符合信贷政策要求。加强贷后跟踪,及时掌握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和经营状况。
完善抵质押物管理
建立完善的抵质押物评估、保管和处置制度,确保抵质押物真实有效,价值足额。加强与评估机构和担保公司合作,提升抵质押物管理水平。
加强风险监测
建立全面的风险监测体系,实时监控贷款余额、逾期率、风险客户数量等指标,及时预警和处置风险。采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信贷风险预警模型,提高风险识别效率。
加强责任追究
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信贷管理规定、造成风险隐患的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有效约束信贷人员行为,提升风险控制意识。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邮储银行有效控制和防范了小额信贷风险,确保了业务的健康发展和风险的可控性,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普惠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