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额本息还款法,是一种贷款还款方式,在还款期内,借款人每月偿还的本金和利息总额相同。即每月还款金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这种还款方式的特点是:
前期利息较多,本金较少,后期本金较多,利息较少。
每月还款金额固定,便于规划资金。
计算等额本息还款金额的公式:
每月还款金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其中:
贷款本金:贷款的初始金额
月利率:贷款年利率/12
还款月数:贷款期限(月)
等额本息还款法的优缺点:
优点:
还款计划明确,每月还款金额固定,便于预算和规划资金。
前期利息较多,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减少税务负担。
缺点:
前期利息负担较重,不利于提前还贷。
总利息支出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法。
适用人群:
等额本息还款法适合收入稳定,资金流动性较差的借款人,以及需要抵扣个人所得税的人群。
等额本息贷款中,每月还款额包含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利息部分按月递减,本金部分按月递增,使得每月还款额保持不变。
而先息后本贷款中,前几年只还利息,不还本金,直至还款期结束前几年或几个月才开始归还本金。
等额本息贷款中一分利息对应的先息后本贷款中的利息计算方法如下:
假设:
等额本息贷款期限:n 年
等额本息贷款年利率:r%
等额本息贷款每月还款额:M 元
先息后本贷款期限:m 年
先息后本贷款年利率:s%
计算步骤:
1. 计算等额本息贷款总利息:
总利息 = (M n 12) - (贷款本金)
2. 计算先息后本贷款总利息:
```
总利息 = (贷款本金) s% m 12
```
3. 将等额本息贷款总利息中的 1 分利息除以先息后本贷款总利息,即可得到等额本息一分利息对应的先息后本利息:
```
先息后本利息 = 1 元 / (先息后本贷款总利息) (贷款本金) s% 12 个月
```
需要注意:
贷款本金相同的情况下,等额本息贷款的总利息高于先息后本贷款。
先息后本贷款的每月还款额会随时间逐渐增加,而等额本息贷款的每月还款额保持不变。
具体换算比例会因贷款期限、年利率和贷款本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等额本息一分二,是指每月还款金额中有一半是偿还贷款本金,另一半是支付贷款利息。这种还款方式下,贷款的前期利息较多,本金较少;贷款的后期利息较少,本金较多。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等额本息一分二换算成实际利率。假设贷款本金为100万元,贷款期限为30年,贷款利率为4.9%,采用等额本息一分二的还款方式。
计算公式为:实际年利率 = 等额本息一分二月还款额 / 贷款本金 12
代入数据,我们可以得到:
实际年利率 = ( 0.5 4.9%) / 12 = 2.94%
也就是说,等额本息一分二的实际利率约为2.94%。这个利率低于贷款名义利率4.9%,是因为贷款前期还款中本金比例较高,导致利息支出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等额本息一分二并不是最节省利息的还款方式。如果选择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前期的利息支出较多,但随着贷款本金的减少,后期的利息支出也会逐渐减少。因此,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虽然前期压力较大,但总体利息支出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