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信用卡逾期大幅上升,引发业内高度关注。据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逾期总额已达1200亿元,创历史新高。
信用卡逾期原因繁多,其中经济下行导致失业率上升是主要原因。受疫情影响,许多行业陷入困境,失业人员数量激增,导致信用卡还款能力下降。消费观念的变化也加剧了信用卡逾期问题。近年来,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观念盛行,一些人为了满足眼前的消费欲望,不惜借贷透支,最终导致债务负担过重,无法按时还款。
信用卡逾期后果严重。逾期不仅会产生高额利息和滞纳金,还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进而影响后续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更严重的是,长期逾期不还款可能涉嫌信用卡诈骗,受到法律制裁。
为了应对信用卡逾期问题,银行和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完善征信体系,提高逾期催收效率。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提高风险意识,理性消费,按时还款,避免陷入逾期陷阱。
2020年信用卡逾期下半年最新政策8月份
8月起,央行出台新规,对信用卡逾期的处理方式进行调整。
逾期金额减少
新规将信用卡逾期未还金额的最低催收标准从500元调整为200元。这意味着,欠款金额低于200元的,银行不再主动催收。
逾期期限缩短
新规规定,信用卡逾期时间超过90天后,银行将立即将其纳入征信系统,并计入失信名单。此前,逾期时间为150天。
催收方式调整
新规严禁银行对逾期用户进行暴力催收,并不得采取威胁、恐吓等手段。银行应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文明合规的催收。
协商还款政策
针对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信用卡逾期的用户,银行应积极开展协商还款。协商还款期间,银行不得停止催收或采取其他催收措施。
影响征信
信用卡逾期超过90天,银行将对其征信记录产生负面影响。逾期记录将在征信系统中保留5年,期间将影响个人申请贷款、信用卡等金融业务。
建议
为避免信用卡逾期,建议持卡人:
合理使用信用卡,量入为出。
及时还款,避免逾期。
如遇特殊情况导致逾期,应主动联系银行协商还款。
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避免影响个人金融活动。
2020年第三季度信用卡逾期数据
根据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我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918.5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个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816.3亿元,同比增长10.8%;企业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102.2亿元,同比增长23.7%。
从逾期率来看,2020年第三季度,我国信用卡逾期率为1.34%,较上季度上升0.05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信用卡逾期率为1.21%,较上季度上升0.04个百分点;企业信用卡逾期率为2.35%,较上季度上升0.13个百分点。
从逾期时间段来看,2020年第三季度,信用卡逾期60天至89天、90天至179天、180天至364天、365天以上的逾期金额分别为119.0亿元、178.4亿元、195.5亿元、425.6亿元,占比分别为13%、19.4%、21.3%、46.3%。
从逾期原因来看,2020年第三季度,信用卡逾期主要原因包括疫情影响、失业、收入减少、消费习惯不当等。其中,受疫情影响,部分持卡人收入减少,还款能力下降,导致信用卡逾期。失业率上升,也导致信用卡逾期率攀升。
为应对信用卡逾期问题,各商业银行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强风险控制、优化信用卡授信管理、开展逾期催收等。同时,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
2021年信用卡逾期几天上征信
信用卡逾期是否上征信,主要由发卡机构决定。不同的发卡机构有不同的逾期容忍天数,一般为2-3天。如果逾期天数超过容忍时间,发卡机构就会将逾期记录上报至征信机构。
截至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信用卡逾期超过90天(含)且欠款未还清,发卡机构必须上报征信。逾期超过90天的,征信记录中将显示“逾期”。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逾期几天就一定会上征信。如果逾期时间较短,且持卡人及时还款,发卡机构可能会酌情不予上报征信。但是,为了避免影响征信,建议持卡人按时还款。
一旦信用卡逾期上征信,将对个人信用产生负面影响。逾期记录会保留在征信报告中5年,期间可能会影响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求职等。因此,持卡人应谨慎使用信用卡,避免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