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方结余
在复式记账系统中,经费结余通常在借方结余。这是因为经费结余属于资产,而资产在复式记账中通常记在借方。
具体而言,经费结余是指某一期间内收入超过支出的部分。这部分余额代表着该单位拥有的可支配资金,可以用于未来的支出或投资。
对于一些非营利组织或政府机构,经费结余还可以反映其净资产的增加。这是因为净资产等同于总资产减去总负债,而经费结余作为一种资产,可以增加净资产的余额。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经费结余并不总是出现在借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经费结余可能会出现在贷方。例如,当一个单位存在亏损时,亏损金额会记在贷方,从而导致经费结余出现贷方余额。
经费结余通常出现在借方,反映了单位拥有的可支配资金。但根据具体情况,经费结余也可能出现在贷方,以反映单位存在的亏损。
累计结余是借方科目。
累计结余代表着一个账户的累计余额,通常用于记录损益类账户的余额,如损益类负债、损益类资产等。这些账户的初始余额为零,并在每个会计期间根据业务发生情况而增加或减少。
在复式记账法中,借方科目表示增加或收入,贷方科目表示减少或支出。损益类账户属于收入或支出性质的账户,因此其累计余额将在借方体现。
例如,一个企业的利润表中显示,本期利润为 10 万元。在会计分录中,这一利润将记入损益表中的利润科目,并增加该科目的累计余额 10 万元。利润科目是一个损益类负债账户,因此其累计余额将在借方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账户都是借方或贷方科目。资产类账户和负债类账户的累计余额分别在借方和贷方体现,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累计余额则不固定,可能在借方或贷方体现。
在复式记账系统中,“事业结余余额”通常出现在负债和权益类账户的贷方。
负债账户记录企业欠他人的款项,如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等。贷方余额表示企业欠他人款项的增加,借方余额表示款项的减少。
权益账户记录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如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贷方余额表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借方余额表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事业结余余额本质上是一项权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企业获得利润时,事业结余余额会增加,贷方余额会大于借方余额。当企业亏损时,事业结余余额会减少,贷方余额会小于借方余额。
因此,在复式记账中,“事业结余余额”在正常情况下出现在负债和权益类账户的贷方,反映了企业的负债状况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
月末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取决于账户的类型:
资产账户:借方余额
现金
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
月末余额在借方表示该账户中存在的资产价值。
负债账户:贷方余额
应付账款
应付工资
贷款应付
预收费用
月末余额在贷方表示该账户中未偿还的债务金额。
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余额
股本
留存收益
月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权益价值。
收入账户:贷方余额
销售收入
服务收入
月末余额在贷方表示该账户中累积的收入金额。
费用账户:借方余额
工资费用
租金费用
水电费
月末余额在借方表示该账户中累积的费用金额。
特殊情况:
损益账户:在期间末结转后,损益账户的余额应为零。
临时账户:临时账户通常在期间末结清,因此月末余额通常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