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境外电话骚扰猖獗,消费者苦不堪言
近年来,国内网贷平台兴起,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其中网贷境外电话骚扰尤为突出。不少网贷借款人反映,在借款后,经常收到境外号码打来的催收电话,甚至一天接到几十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这些境外电话往往自称是网贷平台的催收人员,要求借款人立即还款,否则将采取法律措施。他们言语粗暴,甚至威胁恐吓,给借款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由于是境外号码,借款人无法直接联系平台客服核实,只能任由这些骚扰电话肆意妄为。
网贷境外电话骚扰不仅给借款人带来困扰,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境外号码冒充催收人员,诱骗借款人透露个人信息甚至转账,从而实施电信诈骗。境外号码不受国内法律约束,给执法机关取证和追查带来困难。
针对网贷境外电话骚扰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严禁平台将催收业务外包给境外机构。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境外执法机关的合作,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信境外来电,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
为何申请网贷后常遭遇境外来电?
申请网贷后,许多人会收到来自境外的电话,原因如下:
一、征信查询
境外公司与中国信贷机构合作,提供征信查询服务。网贷平台在审批贷款时,可能会委托境外公司查询申请人的征信报告,从而拨打境外电话。
二、电话营销
网贷平台或与平台合作的第三方营销公司,会通过境外号码拨打电话,向申请人推销金融产品或其他服务。这些境外号码通常是虚拟号码或IP拨号,以降低成本。
三、诈骗活动
少部分境外电话可能是欺诈分子冒充网贷平台工作人员,以验证申请信息或要求支付手续费等名义骗取钱财。
四、隐私泄露
申请网贷时填写的信息可能会泄露给不法分子,导致其利用境外号码进行骚扰或诈骗。
如何应对境外来电
不盲目接听陌生境外来电。
谨慎核实来电方身份,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要求。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向他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如接到可疑境外来电,可拨打网贷平台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如遇诈骗,及时向警方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
网贷境外来电,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催收:当借款人在逾期后,网贷平台可以通过境外的催收公司来追债。这些境外催收公司通常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可以跨国追讨欠款。
2. 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网贷平台工作人员或催收人员,联系借款人,要求其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这些境外来电往往带有恐吓、威胁的意味,企图让借款人上当受骗。
3. 境外网贷平台:一些境外网贷平台在国内开展业务,会向国内借款人拨打营销或催收电话。
4. 误拨:由于网络或线路问题,境外电话有时也会误拨给国内用户。
如何应对境外网贷来电?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仔细辨别来电者的身份和目的。
核实信息:向对方索要网贷平台或催收公司的详细资料,进行核实。
不透露个人信息:绝不要在电话中透露您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
挂断可疑来电:如果您怀疑对方是诈骗,请直接挂断电话。
举报诈骗:如果您遭遇了网贷诈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网贷平台反映情况。
当来自境外的电话频繁催收网贷时,令人感到十分困扰。以下是应对这种情况的一些建议:
1. 保持冷静:不要被催收人的言语激怒或恐吓。保持冷静有助于你清晰地思考和做出明智的决定。
2. 确认债务:要求催收人提供书面证明,表明你确实欠下债务。如果不提供,可以合理怀疑其合法性。
3. 检查法律有效性:了解网贷在境外催收的法律依据。中国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规定,网贷机构不得委托境外机构催收。
4. 向有关部门举报:如果你确信催收行为违法,可以向公安机关、银保监会或消保委举报。
5. 避免与催收人直接沟通:如果催收电话过于频繁或骚扰性质严重,可以考虑屏蔽或设置呼叫转接。与催收人直接沟通可能会加剧矛盾。
6.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情况复杂或严重,建议寻求律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指导你应对催收,保护你的合法权益。
7. 保持证据:记录所有与催收相关的通话、短信和邮件。这些证据在必要时可以作为维权的佐证。
记住,保持冷静、了解法律、勇于举报是应对境外网贷催收的重要原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